千佛手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30余件古雅之器亮相敬和2021春拍,玉 [复制链接]

1#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科学大讲堂 http://baijiahao.baidu.com/s?id=1684765623619852486&wfr=spider&for=pc

《礼记·学记》有云:“大道不器,大信不约。”是说天之道,不具任何具体形态;引郑玄注:“谓圣人之道,不如器施於一物。”不器就是不象器皿一般,中国传统文化所理解的器非止为器,而是知识与思想的载体。显然,如果放到古代艺术品器物的语境下描述,不器就是通过器物的表象而提炼出一种精神,萃取出一种美。其实古人制器用器,目的并非仅限于器物本身,而是重在以器载道,传承一种文化特质,一种文明。器物的内容、形制、纹饰等也寄托着古人的情感或思想。

“器”为文物,“道”为文化、精神,以中国传统文化常涉及的内容通过“以器载道”为题材,不仅展示文物外在之精美,更注重表达其内在的传统文化与价值核心,同时传达出一定的趣味和境界,体现出一种审美愉悦。这种要求反向而言即“道在器中”,无论瓷器、玉器、佛像、文房器具、紫砂器等等,都以此为最高境界。

敬和春拍现场,为喜爱、研究以器载道精神文化的藏友,呈上件古雅之器。

部分拍品预览

Lot清乾隆剔红雕婴戏纹方形盖盒

长:31cm宽:31cm高:7cm

来源:

苏富比纽约,年3月31日,lot(之一)

Lot明胡文明制铜鎏金芝兰纹香盒

高:3.5cm直径:7.4cm

款识:“胡文明制”篆书款

此件香盒以黄铜制成,盒身扁圆,子母口,口对接处皆起线,矮圈足。盒盖盒身以麻点为地,鎏金厚实,其上以高浮雕技法铸制灵芝花卉纹案,并施鎏金工艺。盒底有“胡文明制”四字篆书款。整器制做精美,皮壳包浆厚重,置于案头赏玩皆宜。胡文明,明万历年间铸铜工艺名匠,云间(江苏松江府,今属上海)人,擅长铸造铜炉与文房用具,能按古代制式造彝、鼎、尊、卣之类极为精致的铜器,在当时即为世人所珍,艺术成就极高,时称「胡炉」,或称「胡铜」。诸多铜器上镌刻有其名款。

Lot清黑白玉巧雕踏雪寻梅图牌

高:6cm

黑白玉,细密坚刚。色倾青,一如冰天。正面以高浮雕巧借皮色,塑孟浩然骑驴行于山间,冰潭如镜,山石峭立,寒梅疏枝绽放,高士身着广袍,头戴风帽,长须垂胸,骑驴缓行,神思驰骋,人物刻划细腻传神,与书画意境相合,全器雕刻流畅,抛光细腻,实为佩戴佳品。

Lot清乾隆翡翠双联桃盒

长:7cm宽:6cm

此盖盒以整块翡翠对剖后剜料制成,质地剔透润泽,色彩青翠欲滴,温和通透,碧翠皆有。盒呈桃形,子母口,盒、盖浮雕蟠桃,枝叶相衬,惟妙惟肖。盖上蟠桃两端借翠之青绿,枝叶翻转,惟妙惟肖,灵动逼真,生动地刻画出一种自然田园的情趣。特别的是盖、体的两根枝蔓双联雕琢,巧妙的将其一边连为一体,颇具匠心。整体不仅布局讲究,而且巧妙借色,雕琢更是精湛细腻,为清代翡翠雕观赏件的代表之作。整件作品用料精细简约,雕工线条流畅圆滑,构思奇巧,且寿桃有福寿双全、多福多寿的祝愿,寓意吉祥,将实用与观赏完美结合,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Lot清翡翠雕花鸟插屏(一对)

高:30cm直径:18.5cm

插屏又称座屏,民间俗称“插牌”,屏扇与屏座可装可卸,故而得名,是清代宫廷陈设的重要门类。插屏尺寸大小不一,大者可置于厅堂以为装饰,小者可放于书桌案头,是为砚屏,是文人墨客情有独钟的一种文房雅玩,其雕琢特点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多采用浮雕、高浮雕、多层浮雕手法雕刻;二是多双面雕刻,一面纹饰雕刻复杂而精美,另一面相对简单;三是根据用途不同大体可以分为两种规格,大的有三四十厘米见方,小的和玉牌差不多大;四是构图的艺术性、观赏性比较高,就像以玉石为纸、刻刀代笔精雕细刻而成的“画作”,和田玉为主,翡翠者罕见,此对花鸟翡翠插屏即为后者:老坑翡翠种,扁平圆形。剔地浅浮雕,双面兼工,局部利用俏色巧妙设计。

一面为夏日莲池景象,有白鹭、荷花和苇草,乃夏日生机蓬勃之景致。另一面为梅树、梅花和栖鸟的冬日风景。此对插屏尺寸适中,即可陈设,亦可置于案头清赏,实为怡情雅趣佳作。中国传统文人,一直有一种超然物外、寄身心于山水的隐士情结,将此对插屏置于案头,凭以释怀,悦人心目,深合我国传统文化的人文内核。配红木插座。

Lot清中期白玉留皮佛手摆件

带座高:9.5cm长:13cm宽:3.5cm

来源:国营文物商店旧藏

参阅:《北京文物精粹大系-玉器卷》,北京出版社,页,图。

白玉质,局部留皮,整器圆雕作丰满婀娜的佛手形。外层高浮雕枝叶,叶片翻卷生动自然,纹脉走势清晰,外加烤色映染,别有一番生趣。佛手于枝叶掩衬之下,高低错落,穿搭有致,颇有含羞之美。下配红木座。此器玉质上佳,琢技精湛,器形灵动,可谓巧工。佛手为清代十分常见的吉祥图案之一,自然转意为佛之手,寓意获得玉佛手,便能得到佛的保佑而如意吉祥。另外,佛手多指,“指”与“子”谐音,亦有多子、多孙、多福的美好寓意。原配红木底座,镂雕成元宝形的佛手纹。

Lot清早期沉香雕松石笔筒

高:13.5cm直径:10.5cm

来源:国营文物公司旧藏

沉香为名贵的香料,自古为世人所重。蔡攸《丛谈》冻:“万安黎母山东的沉香,冠绝天下,一片万钱。”故沉香金贵且多朽木细干,用之雕刻,少有大材。

此沉香木笔筒,器身随形浮雕雕山林景致图纹,画面苍松翠柏,翠竹杨柳,怪石陡崖,小亭楼阁,人物隐现,山泉潺潺,一派世外美景,跃然其上。整体雕刻疏落有致,高低起伏,立体感十足。沉香木自古珍贵,其雕刻艺术更是源远流长。明清两代,宫廷皇室皆崇尚用沉香木雕制文房器物,工艺精美,欣赏把玩之余,阵阵香气扑鼻,常常令人心旷神怡。

Lot明缂丝桃符图

×20cm×2

早在秦汉以前,我国民间就有过年在家门前悬挂桃木制品的习俗,如以「桃梗」,即上画眉、眼、鼻、口之桃木人,以祛除门户之疠;而到宋代,则出现桃梧与桃板之「桃符」,皆以桃木为之。之所以称为「符」,源于道教符篆观念,宋极流行,故桃符之名,至宋始大。「桃符尽书吉利」,所书写内容既指有文字图画的成品,亦指无字画的桃板。可于其上画神荼、郁垒的神像,或狻猊、白泽之类的辟邪神属,文字则或写神荼、郁垒,或写春词,或写祝祷之语。如乾隆时代的桃符,有将「系于一对木板上彩画之龙虎、朝官、桃柳、平升三级之图,挂于两门之左右两侧,以除邪气」。元以后,桃符产生分化,以画为主的桃板仍称「桃符」,而以对语、诗句写于色笺纸贴于门者则与立春帖子相融合,称「春帖」或「春联」。

此件题图之桃符的纹样,以缂丝工艺织造,分左右二幅对称而作。画面由吉祥禽鸟花卉、文官武官、四时花瓶组成,四周以传统几何纹饰、缠枝荷花莲花纹样隔相呼应,两两相对,巧生协调之感。

第一幅相对之画面为丹凤戏牡丹、仙鹤遇桃花。《山海经》曰:「凤凰生于南极之丹穴」故名丹凤。凤凰与牡丹联用,寓意富贵荣华、喜庆吉祥。《淮南子说林训》:「鹤寿千岁,以极其游。」鹤为长寿的象征,而桃花三月开花,寓意春天,仙鹤遇桃花,有代代长寿、永葆青春之祈愿。而当中或许不乏另一层祝颂:民俗中被视为羽族之长的仙鹤,为一品鸟,是一品高官的象征,寓意晋升高位。第二幅相对画面可说为三幅当中最为突显稚拙之趣的:先看左侧文官,身穿福寿之服,翘脚而坐,与图中仆从、歌舞三人皆眉眼欢欣;四脚方桌不按通常意义那样写实呈现,而是让椅腿保持微弯绘就,增添几分圆融与轻松。

再看另一侧之武官,杜甫诗:「男儿生世间,及壮当封侯。」由此管窥一见,古人追求功名富贵以「封侯」概括之,而后世民俗中有「马上封侯」古语,「马上」或喻武功建业,也寓「即刻」之意。此一画面有趣之处更在于,武官装扮仿若美猴王,取美猴之谐音;成双马匹作昂首之姿,又颇具跃马争春之蓬勃气象。及至第三幅相对画面,以暖、冷两色调之花瓶,寓意暖冷四时之天气,于瓶中安插四季花卉,瓶与「平」同音,表达人们对四季平安的祈祷。此一对桃符作品,牡丹、桃花、梅花、莲花等织绣融合在一起,又含满堂富贵之意,稚拙中不乏生动。

Lot清乾隆青白玉雕御题诗罗汉山子

带座高:25cm

铭文:第三拔纳拔西尊者,堂堂之貌,漠漠之意,合掌当胸,义具十谛。知有不有,知空不空,如是演教,明月清风。(御制赞出自《清高宗御制诗文全集第十册御制文二集,卷四十四,第三拔纳拔西尊者赞》)

参阅:

1.Christie’s,HongKong,30May,30Years:TheSale,lot

2.苏富比香港,年10月5日,lot34

乾隆皇帝,笃信佛教。而其尤为器重与珍视的宫廷画家丁观鹏更是在乾隆受命下,于有生之年创作十六罗汉组画,不少于八组之多,乾隆帝常常将自己写完的佛经命丁观鹏于其前后补画佛像和罗汉像,他在题丁观鹏《罗汉图》诗中说:「云海遨游睹圣僧,观鹏笔妙貌云鹏,依然谁认前身是?可谓端知后者能。」诗中给予丁观鹏非常高的评价。在众多丁观鹏画作之中以《丁观鹏画十六应真像》尤为精彩,而此件玉雕与《丁观鹏画十六应真像(三)第三拔纳拔西尊者》在构图与神韵上极为相似,玉雕背面的御题诗句亦印证了此件玉雕的主题,可见其传承与渊源。

乾隆皇帝对十六罗汉的主题十分痴迷,而其又十分爱玉,宫廷造办处和各级官员为了投其所好,以丁观鹏等宫廷画师的作品为蓝本,创作了大量佛教题材的玉质艺术品,以备觐见朝拜之用,所以不单内廷制作相关题材的艺术品,很多地方官员亦倾尽全力,召集能工巧匠,广搜良材,只为博得皇帝的青睐。据《内务府造办处各作成做活计清档》记载,曾多次提及御制玉罗汉,如「青白玉一块……做罗汉十三尊书的纸样呈」及「玉罗汉上旧刻之字磨去俱照新贴本文另刻字」。除玉质罗汉以外,北京故宫博物院乾隆花园云光楼所供的十六罗汉像屏、清宫旧藏的贴簧嵌玉十六罗汉图插屏、青玉御制宋人十八应真像赞册、清乾隆内府泥金绘本《十六罗汉图赞、十六应真像赞》等与玉质罗汉相关的作品亦是数量可观。

此件罗汉山子以青白玉为材,精选大件和田籽料,依形而雕,玉质油润滋肥,色泽白中泛青,外表大面积金色留皮,灿然鲜艳。巧雕山峦迭嶂,危崖凌厉,岩石中间掏挖成山洞,罗汉端坐洞中,身着宽大袈裟,衣纹自然垂摆,面露虔诚,双手合十,双目微阖,目光落于经书之上,颇有清雅空灵之感。背面乾隆御题《拔纳拔西尊者赞》,字体工整清隽。整件山子除雕刻技艺超群之外,尤以皮色十分突出,为上等黄粟色,由于面积颇大,几乎将青白玉映成金黄,所有岩石均依皮色形状俏色雕刻,不见半点浪费,可见匠人未作之前早已成竹于胸,设计精巧,颇具特色。更稀罕者,虽经年累月,然原配底座未失,极为难得。底座之上亦有山石如云,壁崖料峭。一朵灵芝由岩中迸发而出,与玉山中经书之下的小小灵芝,遥相呼应,趣味十足,堪称奇思妙想,淋漓尽致。

Lot清乾隆朱漆描金凤戏牡丹纹盘(一对)

直径:19cm

款识:“大清乾隆年制”双方框楷书描金款

佳士得纽约,年3月23日,《重要中国瓷器及工艺精品》lot

此对漆盘为典型的乾隆宫廷御用器,形制相同,采用朱漆描金技法装饰,旧配红木镂空螭龙逐宝相花纹座架。盘口浅而外侈,平底,下承矮圈足。内壁朱漆打底,沿、底交界处勾勒金线,将图案分内外两部分。盘心主纹凤凰头下尾上,曲颈振翅,飞穿缠枝牡丹之间。凤凰狭长目,短喙勾合,茸毛依面,羽毛绕首,云冠矗顶。细颈挂絮,体躯弯摆,扇形羽毛排列致密。两翼舒展,翎毛旋凌;两腿笔直,垂临提爪;长尾三分,逶迤蜿蜒。牡丹大小不一,或绽放或含苞,枝叶生发,曲连曼妙。周沿等距施四朵宝相花,花叶枝蔓散发,两侧蝙蝠相对,勾翼着附。如意云头状绶带作界,间填上下对应的大小宝相花。漆盘外壁与内壁纹饰一致,圈足及底面髹黑漆,正中描金「大清乾隆年制」双圈楷书款,结字规整,张弛有度。

明代隆庆年间黄成着《髹饰录》,书中系统地将漆器按制作方法和工艺品类分为「质色」、「纹孢」、「罩明」、「描饰」、「填嵌」、「阳识」、「堆起」、「雕镂」、「戗划」、「斒斓」、「复饰」、「纹间」、「裹衣」、「单素」。乾隆时期的宫廷漆器在继承前朝传统工艺的基础上,又有新的发展与创新。同时宫廷御用上品需求量大,除地方官吏进贡以外,更多的是内廷制作,其制作都有较为详细的档案记录。根据《各作成做活计清档》记载,此时宫廷漆器可分素髹、雕漆、描金、彩漆、填漆、镶嵌漆等。

本件所用描金技法,即泥金画漆或称洋漆,《髹饰录》载:「描金,一名泥金画漆,即纯金花文也。朱地、黑质共宜焉。其文以山水、翎毛、花果、人物故事等;而细钩为阳,梳理为阴,或黑漆理,或彩金象。」其做法是在器物表面髹涂黑漆或朱漆,待干燥后打磨平滑,用半透明漆调彩漆,在漆器的表面薄描花纹。等漆将要干时,用丝绵球着细腻的金粉刷在花纹上,花纹则呈现金色。虽描金漆器在战汉时已有制作,然明清时人认为施金漆器源自东洋日本,如明代陈霆即云:「近世泥金画漆之法出于倭。」故描金漆器又称「洋漆」、「平莳绘」。

清代工匠对金彩的运用炉火纯青:康熙时,彩瓷上开始大量使用金色,延续至乾隆一朝更加发扬光大。本件的造型、纹饰、色彩搭配皆有同形瓷器之作,互为借鉴,臻于完美。漆工在凤凰、牡丹轮廓内,赋予浓淡有别的金粉,塑造出亮金、暗金、赤金等诸多细微变化,让物象层次丰富,自有空间感和立体感。故宫博物院中,有「朱漆描金凤戏牡丹碗」传世,可作参照。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