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佛手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一品岁朝清供图,共赏文人墨笔下的年味儿 [复制链接]

1#

图|齐白石《岁朝图》(局部)

百事安排度年华,静瓶插了老梅花。

满堂富贵多欢喜,阳羡砂壶饮清茶。

《汉书·五行志》讲“岁首、正月、朔日,是为三朝”,即“岁之朝”、“月之朝”、“日之朝”。

元日之初,即岁之朝。

每到岁朝时节,中国人就素有贺年祈福的雅兴。

是日,或依天地造化插花,或以寓意丰富的蔬果敬献,以鲜花、瑞草、嘉果、奇石、文玩、美器供于案上,或以吉祥之语、吉祥之图开笔,以求新年吉庆、春意盎然,此所谓岁朝清供也。

清供者,是清雅之供品也。

早期清供,起于古时举行佛事、祭祀供奉花果的习俗,多为案头陈设。后发展成金石、书画、盆景等可供案头赏玩的物件,其随时令而变化各异。

一丛水仙、两枝腊梅、三五蔬果、几般长物,各有寓意,各有品格。久之,初现清供之物的挂壁染画,即为“清供图”。

岁朝清供图,唯愿诸事顺遂、美意延年。历来为雅士所青睐,文人墨客不惜笔墨加以弘扬。在最是喧嚣热闹的节日里,摆一处清供,取清雅之意趣,娱己明志,最是应景。

常见的岁朝清供图,或仅一花一瓶,或多至十余种物象。其源于唐,兴于宋,盛于明清,是岁朝民俗的载体和祥物。

清供图,自宋代起,被认为是文士风雅的标志。据记载,每逢春节来临,宋徽宗乃命画师描画冬季不常见的花卉禽鸟,陈列宫中,以增添岁朝悦喜。

图|北宋·赵昌(传)《岁朝图》,绢本设色,.8×51.2cm|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至明清,清玩之风有增无减,清供图已颇见成熟。

图|明·陈洪绶《岁朝图》,绢本设色,90.2x41.1cm|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明代陈洪绶经典之作——《岁朝图》中,一个锈迹斑驳的古铜瓶中插有折枝寒梅、月季。梅枝蜿蜒遒劲,枝头梅花花意正浓。斑驳铜瓶与盎然花枝对比鲜明,寓意四季轮回、生生不息。

至清代,绘画发展日益鼎盛的时代背景下,清供图亦蔚然成风。

图|清·爱新觉罗·弘历(乾隆皇帝)《岁朝图》,纸本设色,51.19x16.09厘米|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图|清·改琦《岁朝集吉图》,绢本设色,×46cm

图|清·八大山人《芝兰清供图》

图|近现代·张大千《岁朝图轴》,74cm×38.2cm,年作

瓶插梅花墨竹、盘养水仙、盆植兰花菖蒲,一旁散落的佛手、柿子、如意,皆为春节前后的“岁朝清供”。

清朝末期的海派画家吴昌硕,十分钟爱“岁朝清供图”。据记载,他几乎每年都画清供图,以作为新年伊始的首幅作品。

图|清·吴昌硕《清供图》

图|清·吴昌硕《岁朝清供》,年作

吴昌硕画清供图,随心所欲。时而牡丹、荔枝、佛手粘挤一起,繁复艳丽;时而一枝莲花,一壶香茶,独置清雅;时而觚、觯、尊、罍,花果飘香;时而梅、兰、竹、菊,儒雅一堂。

图|齐白石《岁朝图》

齐白石所画岁朝清供图,常写灯笼、爆竹,间杂五彩,即合时令,匠心所出,士绅所不及者多矣。

从唐至近代,岁朝图皆以福寿佛手、多子石榴、鲤鱼、莲藕、梅花、喜鹊、平安如意的花瓶等为笔下主角,将民间悦喜习俗与笔墨清雅格调融会贯通,以传递祈福纳祥的美好兆意。

清供于室,心静惬意。清供于几案,即成一方天地。清供于墨纸,则蕴东方祥气,闲致风雅。

只愿故岁今宵尽,新年明旦来;

福乐春禧并,好运伴君回。

岁朝清供,遂得以美意延年。

结语

岁寒大作之时,

一幅岁朝清供图,

更有盼春急切之意。

一脉春回暖气随,

风云万里值明时。

画图今日来佳兆,

如意年年百事宜。

来源:央博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