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佛手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今古何处尽千岁随风飘一首蕴含人生哲理的 [复制链接]

1#
北京哪些医院白癜风疗效比较好 https://disease.39.net/bjzkbdfyy/240801/i9qwxpk.html

写在前面:

唐宪宗元和十二年(公元年),李贺病逝于昌谷故居,年仅27岁,诗名远播,仕途失意,他的离去,带着不甘和无奈。

这一生,他最以引为傲的,就是拥有李唐宗室的高贵血统,其实这也不过是徒有虚名,因为待到他出生时早就家道中落了。

虽然家境贫寒,但是这并不妨碍李贺成为一个天才,7岁写得一手好诗,15岁誉满京华,18岁诗名远播,韩愈对他援笔辙就的《高轩过》赞赏不已。

就是这样一位前途无量的天才,却因小人的诋毁和排挤,失去了进士及第的机会,20岁时才经宗人荐举,因父辈之官爵而得了一个奉礼郎的九品小官。

但是,仕途的不顺,并没有妨碍李贺的文学创造,才华横溢的他在这一时期写下了大量脍炙人口的佳作,奠定了他在诗坛上的杰出地位。

对时光和人生,李贺始终保持清醒的认知,对他的《苦昼短》,钱钟书极尽誉美之词:“其余光阴之速,年命之短,世变无涯,人生有尽,每感怆低徊,长言永叹。”

其实,李贺的人间清醒,不只体现在《苦昼短》中,在他的许多诗歌中都有体现,如《梦天》里的“黄尘清水三山下,更变千年如走马。”等,还有我们今天要分享的这首《古悠悠行》。

白景归西山,碧华上迢迢。

今古何处尽?千岁随风飘。

海沙变成石,鱼沫吹秦桥。

空光远流浪,铜柱从年消。——唐李贺《古悠悠行》

简译:

太阳落下西山,月亮升上高天,日夜更迭,四季轮转,古往今来哪有尽头,千年的时光也都随风飘散了。

时光漫长,大海里的沙粒都慢慢地变成了岩石,而今的秦桥下,只有鱼儿在吹沫戏耍,时光如水,一去不返,岁月经年,汉武帝的铜柱早已消失不见。

赏析:

李贺的这首五言古诗,通篇富含哲理,充满理趣,蕴含人生的真谛,如一曲古意悠悠的咏叹调,带给读者深沉的思考。

“白景归西山,碧华上迢迢。”,诗的前两句从时间的角度,来阐述时光无涯生命短暂的道理。

日升月落,日落月升,岁岁年年,白天和黑夜就是这样永不停歇地轮回交替着,“白景”即太阳,“碧华”意皎洁的月亮,“迢迢”喻高远的天空。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明月长,人生短,比李贺早出生九十年的诗仙李白,也曾举金樽,对明月,悟出如此意味深长的人生哲理。

“今古何处尽?千岁随风飘。”,时间绵延不尽,时空广袤无垠,三、四句进一步从时空的角度来阐释时光之迅疾。

纵有千年光阴,也难敌岁月悠长,过往的一切都飘散在风中,无迹可寻,而我们能做的,就是尽可能地去珍惜每一个日出日落。

诗的前四句从时间和空间两个方面入笔,通过时光悠长,空间广阔,来描写时间消逝带给自己的心灵震颤,蕴含深厚,引人思索。

诗的五、六句和最后两句写时空里的人事变迁,岁月轮回,光阴漫长,变化经年,苍海沧田,真的别去期待来日方长。

“海沙变成石,鱼沫吹秦桥。”,时光漫漫,大海里的沙粒都可以变成巨大的岩石,当年秦始皇东游时建造的石桥,如今早已不复彼时的热闹繁华,只有无聊的鱼儿在吹沫戏耍。

“空光远流浪,铜柱从年消。”,时光像流水一般一去不复返,无情地带走了时空里的一切,就连汉武帝为求长生不老而作的铜柱等,也在漫长的时光里不知所踪。

据《史记孝武本纪》所载,汉武帝为求长生,做承露盘以承甘露,而后又做了柏梁、铜柱等,作为承露仙人掌之属。

秦始皇和汉武帝都是历史上最霸气的帝王,他们想长生不老,更想长长久久地统治下去,可是,自然界的变化,又岂是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呢?

在广袤无垠的时空里,我们是如此渺小,白云苍狗,转瞬即逝,不过都是过客罢了,莫强求,顺其自然才是最好的活法。

写在后面:

“天眼何时开,古剑庸一吼。”,李贺这个李唐的宗室王孙不仅没有得到祖上的阴庇,一心想成就一番功业的他,反倒是受尽了生活和仕途的双重磨难。

但是,尽管屡屡受挫,饱受打击,可其信念依旧执着,并坚信严冬过后终将是生机盎然的春天:“寒风又变为春柳,条条看即烟蒙蒙。”

仕途受阻,以诗为业,在李贺的诗中,即有“少年心事当拏云,谁念幽寒坐呜呃”的豪言壮语,更具“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的壮志雄心。

太白仙才,长吉鬼才。李贺(字长吉)和李白都是唐朝的浪漫主义诗人,相比于李白的肆意洒脱,李贺的生活方式更倾向于焦思苦吟。

少年早慧的李贺被韩愈誉为天才,这是一个勤奋的天才,他以“呕心沥血”的态度,全身心地投入到诗歌创作之中,从而使得自己佳作频出。

“今古何处尽?千岁随风飘。”,认清时间和生命的真相,从而更懂得去珍惜和努力,纵使人生短暂,亦不枉此生来过。

“天地有万古,此身不再得;人生只百年,此日最易过。”,洪应明《菜根谭》里的这句话,是对李贺《古悠悠行》的最好总结,时光无涯,人生短暂,愿我们都不辜负……

李贺画像

注:本文系刘玲子candy原创,谢绝搬运和抄袭,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如有不妥联系立即删除,谢谢您的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