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给高考学子的一首宋词:来自辛弃疾的考前祝福
今天咱们就来学习一首送人赶考的宋词,同时也是一首很好的高考祝福词,来自辛弃疾的考前祝福——《鹧鸪天·送廓之秋试》:
鹧鸪天·送廓之秋试
南宋·辛弃疾
白苎新袍入嫩凉,春蚕食叶响回廊。禹门已准桃花浪,月殿先收桂子香。
鹏北海,凤朝阳,又携书剑路茫茫。明年此日青云去,却笑人间举子忙。
词题中的“廓之”,是辛弃疾的好友兼学生范开,范廓之。范廓之当时正准备去参加当年的秋试科举,希望考取功名,一展抱负不负十余年苦学。当时临行相别之际,辛弃疾写下了这首词赠别范廓之,这既是一首送别词,也是辛弃疾对学生的期望。
上阙开篇两句通过想象直入科举考试的主题:“白苎新袍入嫩凉,春蚕食叶响回廊”,意为入秋初凉,范廓之身着白苎麻衣袍,端坐考场之内,奋笔疾书以致发出了如春蚕进食般的沙沙声,可以想象答题之自信。
后两句“禹门已准桃花浪,月殿先收桂子香”使用了鱼跃龙门和蟾宫折桂两个典故,预见到范廓之通过秋试,一举夺魁的场景,话说得既吉利也振奋。
下阕回到范廓之上路赶考的实写:又携书剑路茫茫!书剑登录,象征能文能武,同时以大鹏、丹凤为比,又有鼓励振奋和祝福之意。
结尾两句“明年此日青云去,却笑人间举子忙”又再次虚写,想象范廓之一句考中进士,青云直上,明年今日,俯瞰人间学子赶考时的忙碌纷纷!今日之忙碌,他日之青云直上,轻松愉快,形成鲜明对比,辛弃疾对范廓之的期望和鼓励不可谓不深切。
如此豪迈而振奋人心的送别词,在两宋可谓极少见。尤其是送别即将参加科举的学子,既怀有深切的期望,又不断加以鼓励,甚至提前想象“鱼跃龙门”、“蟾宫折桂”、“平步青云”的场景加以祝福,辛弃疾的这首词实在是用心良苦。
如此殷勤鼓励和祝福的词作,放在现金的高考学子身上丝毫不违和。仿佛千年前的辛弃疾为参加高考的学子发出鼓励和祝福之声,提前预祝莘莘学子们“禹门已准桃花浪,月殿先收桂子香”、“明年此日青云去,却笑人间举子忙”!
中国诗词短小而精悍,拥有着无穷无尽的力量。
古人写诗最注重讲究“炼字”。“炼字”即诗人运用简练、生动、含蓄、优美的字词进行锤炼与搭配,从而使诗歌的意境更加深远精妙,将诗人的情感刻画得更加入木三分。
很多父母让孩子学古诗,就是觉得古典文化里有太多的营养,能锻炼孩子的理解力、想象力等等。
读诗词既可以无形中培养一个人的气质;
同时也能增加一个人的学识和见识
如今新教改的内容变动,也足以说明这一点。
高考各科题目阅读量都比以前增加了5%~8%
语文题目难度也在悄悄上升。
特别是古诗词的分量,增加51%
人人都在感叹,本来就不好背诵的古诗词
现在又增加了比例,以后古诗词学不好,会严重的为成绩拖后腿。
除此之外,对古诗词的考察,也不仅仅局限于诗词本身
还会继续延续到诗词的背景,诗人的生平等等的延伸知识
更加重视诗词整体的考察。
课本中的知识想要满足孩子的是完全不够的
而且课本中的诗词介绍比较无聊,孩子看不进去,有些地方也理解不了。
在这里向广大孩子、家长和热爱古诗词的朋友们推荐这套《中国诗词鉴赏》,这套书可以对孩子进行古诗启蒙,高年级的孩子可以通过这本书对古诗的理解,来搞定语文题!
并且《中国诗词鉴赏》正式与现行中小学通用《语文》课本接轨;教育部官方网站倾情推荐!
教育部、国家语言文字委员会、共青团中央联合主办!
融合了一百多位名师的翻译和考题预测。
这套书籍总结了考试所有常考的古诗文,并且标注了常考点以及常考题型。
书中详细梳理了大赛选手的答题,更精心润色了评委点评,将节目中的知识浅显、系统地凝结在书中,供喜爱节目、喜爱诗词的读者翻阅、梳理。此外,书中还添加了与每场主题相关的画作和同主题诗词拓展,可见古人留下的瑰宝,节目中展现的只是万分之一呢!
除了文化上的干货、硬货以外,董卿、王立群、康震、蒙曼、郦波为书籍精心撰写的推荐语,众多节目打造者的良苦用心都收录书中,与读者分享诚意之作的诞生。
现在全套《中国诗词鉴赏》8册只需99元,平均一本不到15元。
这是兼顾知识性、趣味性的诗词书,读者们不仅可以提升文化素养,也可用收录的题目自测对诗词掌握程度,将自己慢慢修炼成真正的诗词达人!
大家若想加深诗词知识,或者享受徜徉在古诗词中的美好,或者在接下来的第七季中大展身手,或者作为诗词积累,或者当作写诗启蒙,入手一套《中国诗词鉴赏》全套8册的诗词大合集,都会是非常不错的选择哦!
一套在手,铭记心口,可以说以后在诗词的江湖里,是想咋走咋走!
如果你需要,点击下方链接即可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