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元春省亲的时候点了四出戏,这四出戏分别是《家宴》、《长生殿》、《仙缘》和《离魂》。在这四出戏的后面都有脂砚斋的批语,批语明确说出了这四出戏的寓意:《家宴》伏贾家之败,《长生殿》伏元妃之死,《仙缘》伏贾宝玉送玉,《离魂》伏黛玉之死。其中《家宴》是一个折子戏,是《一捧雪》这出戏里面的一折,而这个“一捧雪”就是暗示贾府衰败的一个导火索。
一捧雪是一件古董,是一个晶莹如雪的玉杯。清代有一个叫李玉的人,他做的剧本《一捧雪传奇》里有个玉杯,这个玉杯贯穿了整部戏的始末,而且由于这个玉杯,也因缘际会的造成了很多人不幸的命运。所以脂砚斋的这条批语的重点其实就在这个古董上,贾府很可能就是因为一件古董,最后出了大事,导致了最后的败落。
在红楼梦开篇的时候,似乎讲的根本不是贾府的事,是由一个人真正拉开了宁荣两府的帷幕,开始了这段荡气回肠的故事,这个人就是冷子兴。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人物,他在前八十回里只出现了两次,第一次是跟贾雨村介绍宁荣两府的情况,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承上启下的作用。第二次就是他在生意上遇到了麻烦事,让他女人来贾府替他求情。
冷子兴是一个古董商,虽然他不是贾府里的人,但是他却和贾府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他的岳父岳母都是贾家的管家,岳父周瑞管贾府春秋两季的地租,岳母管贾府里太太小姐们出门的事,可以说周瑞一家在贾家都担着要职。所以因为这层关系,冷子兴和贾府其实关系很亲密。
书里在开篇的时候,就借冷子兴之口说出了贾府正在走下坡路的实际状况。冷子兴知道贾府的内囊已经空了,只剩了外面一个空架子,他能知道这个内幕的原因,很可能就是因为贾府一直在典当东西,甚至这些东西可能都是当在了他这里,因为他就是个古董商。
周瑞家的是王夫人的陪房,王熙凤又是王夫人的内侄女,而贾府里又是王熙凤在管家,所以贾府如果因为古董出事的话,一定跟王熙凤脱不了干系。王熙凤的判词里有一句“一从二令三人木”,其中“二令”是个“冷”字,很多人认为这个冷字是贾琏后来对王熙凤的态度,但是我做了一个大胆的猜测,认为这个冷字是指一个人,这个人就是冷子兴。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贾府如果败了,肯定跟管家的人有关系,所以王熙凤是个双重身份,她不仅是贾家的儿媳妇,还是贾府的管家。所以她的判词里除了说她的结局之外,应该也得提到贾府的命运,因为他们是息息相关的。所以如果贾府败在古董上,那么这件古董肯定和王熙凤有关系,所以她判词里的这个“冷”字,我认为是冷子兴,而恰好冷子兴又是倒腾古董的。
还有一件比较重要的事,就是书里在第七十二回的时候,提到的那个蜡油冻佛手。这是贾母生日的时候,一个外路和尚孝敬的,后来被王熙凤要走了,但是没有过古董房的帐。贾琏起了疑心,来查这件古董,但是被平儿用话搪塞过去了,而实际上,这件古董已经被王熙凤偷偷卖了。
蜡油冻是一种珍贵的冻石,因润滑如结冻之油蜡而得名。石质微透明,似冬天冻的油脂,黄者如蜜蜡,这种东西是不是和戏里那个玉杯很相似。所以我猜测,贾府最终可能就是栽在这个佛手上了。这件古董没有过账,贾家的人都认为它还在家里,但它实际上早已经在外面流动了,而且最终到了谁手里也不知道。最重要的是,这是一个外路和尚孝敬的,这个外路和尚本身就来历不明,他孝敬的这件古董就更是不清不楚了。
所以有一种情况就很可能会发生,就是冷子兴不知深浅,也不知道这件佛手的来历就把它随意买卖了。而八十回末的时候,忠顺王府正在等待时机抓贾府的小辫子,而且贾家以前的关系门路,很多都换成了忠顺王府的人,所以这件古董很有可能就是经冷子兴之手,最后流落到了忠顺王府里。而在这件古董上到底有多大的文章,很可能在八十回后有一个详细的交代,但贾家最终很可能会因为冷子兴的无知而一败涂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