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诗诠释年画传承民俗文化
(第二十一辑-)
以诗歌阐释杨柳青年画,多角度、多层次地展示杨柳青年画独特的文化价值和艺术风格,进一步发挥其重要的文化传承作用,让杨柳青年画走进千家万户(图片均来自网络,感谢图片上传者)。
三百二十一、《七律?仁爱中国梦》
槛外莺啼独不闻,低舒两袖更殷勤。
拈花香腻青鸾佩,折柳风翻蛱蝶裙。
箫引瑶池歌浪漫,凤鸣玉簟梦氤氲。
捐金入瓮施仁爱,少小无猜意自欣。
三百二十二、《七律?清廉诚善》
高梳丫髻斗妖娆,喜上眉头不用描。
鲤绕青莲争摆尾,犬追*蝶独弯腰。
依屏斜折金罗扇,傍水横吹碧玉箫。
犹有童心真善美,清风拂袖自飘摇。
三百二十三、《七律?寿比南山》
翠微深处玉盘龙,月上瑶台第几重。
驾鹤仙翁吟矍铄,捧桃童子笑从容。
琴横柳岸长流水,杖倚云涯不老松。
更向南山留烛照,临风把盏忆相逢。
三百二十四、《七律?百戏竹枝词》
清代乾隆年间进士李声振的《百戏竹枝词》以生动形象的笔触,分别记咏了包括戏曲声腔剧种、杂技、杂耍表演、曲艺、体育游戏活动,以及斗鹌鹑、斗蟋蟀等多个方面的百种事物,有诗作百首。
半抱琵琶不画眉,调弦百戏竹枝词。
斋屏凝翠鹌鹑啭,小袖添香蛱蝶痴。
隔槛裁兰妆窈窕,依轩撷菊扮参差。
缓歌缦舞风流尽,吟醉梅溪月上时。
三百二十五、《七律?富贵吉祥》
等闲才识小儿郎,隔槛凝神探海棠。
栽插牡丹开富贵,驾乘锦鲤报祯祥。
鸾环不掩青眉黛,凤靥初成粉面妆。
笑把花朶簪辫髻,清风吹拂郁金裳。
三百二十六、《七律?寿绵长》
青松摇曳起烟涛,露鹤凌空倚赤绦。
篛竹遮屏云叶阔,蟾枝绕槛月轮高。
拈花匀靥香盈袖,拾翠躬身绿映袍。
更向瑶池深叩首,双童拜寿折蟠桃。
三百二十七、《七律?蓓蕾初开》
拈枝蓓蕾正初开,稚气氤氲扑面来。
杨柳蛮腰轻扣佩,樱桃小口几衔枚。
穿花却引*莺啭,施粉何须蛱蝶猜。
把袂殷勤频试剑,双鸢剪影共徘徊。
三百二十八、《七律?喜叫蝈蝈》
芭蕉叶底石栏横,捻穗垂枝蝈蝈鸣。
隔槛回身曾扑蝶,携篮跨步不闻莺。
风前未觉罗衫薄,竹下犹怜锦袖轻。
一曲琵琶歌袅袅,青眉娇眼笑盈盈。
三百二十九、《七律?春牛纳财》
催鞭执辔赶春牛,绕过青山跨绿畴。
料峭风轻牵袖管,茅茨雨细染眉头。
溪前栽种*金树,柳下妆梳孔雀裘。
成串铜钱裁不尽,开通元宝瓮中收。
三百三十、《七律?同奏三多》
胸环玉佩响玲珑,把笛横吹柳外风。
佛手盈眉生黛绿,石榴缬眼透殷红。
拈花一笑蟠桃熟,依竹千吟鹊盏空。
鸣奏三多歌不尽,画屏清坐乐无穷。
三百三十一、《七律?莲年如意》
雨过荷塘绿映空,采莲相戏两渔童。
藕杆撑伞芙蓉白,池柳垂钩锦鲤红。
绮榭听莺歌浪漫,翠屏扑蝶梦朦胧。
相邀蝙蝠翻身舞,隔槛裁云满袖风。
三百三十二、《七律?和合献宝》
娉婷擎起一枝莲,伞叶飘摇锦绣悬。
带雨凝珠姿旖旎,抹霞承露斗婵娟。
蛮腰佩响横塘外,罗袂香盈水榭前。
和合同心双捧玉,临溪邀月抱花眠。
三百三十三、《七律?鸿福临门》
料峭东风入故园,轩檐巉立福临门。
髫童舒袖裁妍影,姹女颦眉带笑痕。
扑蝶轻遮蝙蝠扇,簪花低捧牡丹盆。
殷勤向晚邀明月,隔槛还倾白玉樽。
三百三十四、《七律?掰瓜露子》
掰瓜露子:石榴和西瓜多籽,被借用于“榴开百子”,“掰瓜露子”等题材中,象征多子多福。
掰瓜露子笑融融,满目芳菲色不同。
柘袖香分桃叶绿,蒲篮翠滴石榴红。
学仙轻抚琴三叠,邀月低斟酒一盅。
初试罗衫飘佩带,臂环声彻玉玲珑。
三百三十五、《七律?福善吉庆》
依篱闲坐桂花秋,如意拈来欲碰头。
佛手长因风料峭,蟠桃大似月温柔。
裁云倒折芭蕉扇,凭槛乔妆孔雀裘。
蝙蝠相衔钱一串,飞身直上凤凰楼。
三百三十六、《七律?福寿双全》
嫣然一笑踏歌来,临水荷花次第开。
背驮仙桃依蓼岸,跨乘赤鲤上莲台。
柳琴清雅*莺妒,檀袖盈香蛱蝶猜。
蝙蝠衔枝频展翅,相邀风月共徘徊。
三百三十七、《七律?事事如意》
双童执辔跨*牛,如意缠缨举过头。
攘袂横飘连理带,扬鞭荡起柳花球。
梅亭隔竹邀青鹤,蓼榭撑竿戏白鸥。
笑捻一枝红柿子,蟠桃驮背更风流。
三百三十八、《七律?无题》
倒插花枝柳弄颦,嫣然浅笑更宜人。
娅鬟半亸偏增媚,莲步轻移不染尘。
横笛溪前歌渐远,裁笺蓼岸梦成真。
相携一柄金如意,晚熟*橙月满轮。
三百三十九、《七律?喜毽欢乐》
得意春风两少年,身轻似燕竞蹁跹。
腾空踢毽频回首,挥袖裁云恰比肩。
凤笛徘徊榕树下,莺歌婉转石栏前。
娉婷越过横塘路,直上瑶池拟学仙。
三百四十、《七律?互助中国梦》
蟠桃树下顶荆冠,直引金风上竹竿。
顾影牵云邀紫鹤,裁笺描凤寄青鸾。
锦屏半掩芭蕉扇,画槛低悬白玉盘。
漫卷珠帘圆好梦,狂歌一曲入琴弹。
撰文:张立民
制作:杨茂枫李沐檀
监制:杨鸣起边秀文
往期回顾
1、用诗诠释年画传承民俗文化(第十六辑—)
2、用诗诠释年画传承民俗文化(第十七辑—)
3、用诗诠释年画传承民俗文化(第十八辑—)
4、用诗诠释年画传承民俗文化(第十九辑—)
5、用诗诠释年画传承民俗文化(第二十辑—)
想要了解更多西青档案方志资讯,探寻西青历史文化,感受古镇人文风情,请扫描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