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朝清供图,即是“岁朝写案头花”。
——吴昌硕
新春·岁朝·清供
大寒一过,不几日就到除夕了,年年岁岁,岁岁朝朝。时间如梭,美好的心境很多时候靠自己营造。唯有内心有真实的平安,人生才畅达顺利。值此年味将近,赏岁朝清供图,感受前人过年的心境,获得心灵的滋养,愿真实的平安永远与我们相伴。
新春以“清供”入画的画作,被称之为“岁朝清供图”或“岁朝图”。其蕴含丰富、寓意深邃、雅俗共赏,给节日平添祥和喜庆的气氛。
●岁朝是一岁之始,元旦也。《后汉书》记载:“岁朝会集诸生,讲论终日。”唐代章怀太子李贤注曰:“岁朝,岁旦。”自汉武帝以后,“岁朝”均指农历正月初一。
●清供多是案头陈设,如盆花、瓜果之类,随时令而有异。画瓶插红梅、盘养水仙,旁边散着几只佛手、柿子、如意,就是春节前后的“岁朝清供”。清供画,其实就蕴含着文人生活中最精致文雅的部分,与平民最朴素美好的愿景之间相辅相成,实是寓雅于俗、雅俗共赏。
以针作画
风流雅意蕴藏其中
“师于传统,但不泥传统”,由潮绣非遗传承人佘燕璇创作的潮绣传统装饰画,是让非遗回归生活美学的探索和尝试。画作均采用实木画框装裱、薄玻璃画面,古朴典雅,能够清晰完整表现绣品的丝光和工艺,让藏者一品潮绣之精美。
“花随玉指添春色,鸟逐金针长羽毛”,这是唐代诗人罗隐对刺绣工艺的赞叹。潮绣是中国传统手工艺,历史源远流长,以精致素雅闻名于世。一直以来,因为工艺复杂、工时漫长、造价高昂,潮绣也颇为阳春白雪、曲高和寡。
都说最好的传承是使用。故此,佘燕璇就用另一种方式“打开”潮绣,以“岁朝清供图”为主题,采用精巧的虚实绣工艺,突出光影,画面更为立体生动。仔细观察不难发现,不同配饰所选取的画面各不相同,此幅绣品是用一百多种颜色的蚕丝线绣,一根线就拆成了16根,比发丝还要精细,创作起来也更费心力。既适合自己珍藏品鉴,也是非常典雅的赠礼佳品。
绒绣
●绒绣是采用各种染色丝绒线,在丝、绸、缎等较高档面料上绣出各种画面和图案的刺绣。丝绒不像纱线一样粗细,而是要通过擘丝手法,绣师视图稿需要将丝线擘出,只有纤纤玉手擘出的丝线才能干脆利落,指甲旁或手指有脱皮,擘丝不爽会影响绣制效果,故绣工要保养好自己的双手,小心绣制。绒绣多采用平绣针法,绣出的效果平整、光滑亮丽,在主要部位,也略加棉花或粗棉线薄垫绣品细腻精美。丝绒线除单独绣制成品外还常作为钉金绣的辅助装饰。
以针作画,以线为料。原作中的笔锋、力度、色彩,在巧夺天工的潮绣技艺下一一还原,更兼顾了光影变化。色彩过渡平和柔顺,流光溢彩,大气典雅,是一幅珍贵、高雅、独具匠心的潮绣珍品。
利用潮绣挂画点缀家居空间是一件很好的装饰方法,不仅可以烘托出家庭独特的魅力,还能够带来浓厚的人文气息,让家庭生活提升一个层次。
手工出品
更具收藏价值
潮绣绣工精细、色彩雅洁,比书画表达更细腻、更有质感。由于潮绣的工艺复杂,每道工序都有不同的技法,未来这种穷工极巧、既稀且精的纯手工刺绣,必然还有非常可观的升值空间,潜在价值不可估量,细微差别导致的独特性也会使潮绣藏品更具收藏价值。
拨开细腻的丝与线,回望千年前的古老历史,潮绣以针代笔、以线代色,于方寸之间勾勒天地,融汇生活与知识于一体,再加以造型创造,便成就了潮绣艺术。愿潮绣能与当代艺术生活相结合,在遥远的未来,继续自己的灿烂与光辉。
佘燕璇
正高级工艺美术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广东省工艺美术大师
—潮绣针线间的绮梦—
针线随心牵引
蕴藏匠人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