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海淀·故事第篇文章
*
建
*
节
92
-
周年
因你才有家向最爱的*人致敬
“当兵不习武不算尽义务,武艺练不精不算合格兵。”
从一个充满书生气的学生,向一个手握钢枪的战士转变,这个华丽的转身,不知融进了多少汗水、多少辛劳、多少成长的苦与乐。
八一建*节致敬那些可爱的人!
来看看我们海淀学子们,他们携笔从戎,用青春写下了哪些动人的故事……
01
北京大学
宋玺:唯有奋斗才能证明热爱
宋玺,女,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级硕士生,中共*员,现任学院团委副书记、兼职辅导员、学硕*支部宣传委员、“向心学习”小组导师及*事理论课等课程助教。
她于至年在海*陆战队服役并作为唯一女兵赴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护航。
初入新兵连,宋玺便向往着成为一名两栖“霸王花”,为实现梦想,刻苦训练,积极参加新兵连各项比武、竞赛,取得优异成绩。
年12月,她加入中国人民解放*海*陆战队,成为一名两栖侦察兵,也是北大首位海*陆战队队员。无论是外训考核,还是集体生活,她都时刻牢记初衷,去努力、去拼搏,于年底被评为优秀士兵,获旅嘉奖。
退伍返校后,她积极讲述海*励志故事、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特别是报国强*正能量。
年5月2日,宋玺作为唯一学生代表在北大师生座谈会上发言,向习总书记等中央领导汇报在*营锻造、校园学习中的成长感悟,受到习总书记亲切勉励。
张赵乐:从北大中文系到南海舰队
年,张赵乐参加了学校与海*联合举办的航海实习活动,因为在离港时的强烈不舍,张赵乐回去后便决定报名参*,当时距离报名截止日期只剩下两天。
“我觉得,我一方面是喜欢做自己想要做的事情,另一方面就是觉得它很有意义,可能在我整个人生中也会很有意义,就是等我老了再回忆起这段经历,也会格外珍惜。”
在新兵连三个月的训练里,张赵乐表现得非常出色。因为从小练习舞蹈,张赵乐的柔韧性和肌肉能力都很好,在短跑、匍匐前进等科目都表现出色。
当时作为示范班副班长的她,更是参加了精武标兵的评选,她们班的队列、评比也是整个基地的第一名。
在这段经历中,张赵乐印象特别深的是,在出访一个国家时,港口上举着中国国旗、唱着国歌迎接他们的华人。
因为这次出访,张赵乐感受到了*人肩负的重任,也感受到了作为*人的荣誉感和使命。
聂智杰:来自北大的西沙哨兵
从北京到西沙,从内陆到海岛。他选择用青春实践自己的“中国梦”,将青春献给祖国最需要的地方。他是北大学子,更是守岛战士。
大二时,聂智杰被学校的征兵宣传吸引。穿着整齐*装的退伍师兄师姐将大学生征兵宣传册递到他手中时,聂智杰心中不由升起庄严和敬慕。双手接过宣传册,视线扫过封面上中国人民解放*的英姿,童年时的梦想再一次变得鲜活起来。
他现在还记得一位退伍师兄说过的话:“当兵不只是影视剧里的光鲜与精彩,更多的是背后的坚守与孤寂。想去就必须做好准备,去了就不能放弃!”听到师兄掷地有声的话语,聂智杰将一腔热血化为坚毅信念,参*成为他坚定的目标。
年,聂智杰正式入伍,他所在的连队是西沙上一支肩负警卫勤务和机关业务保障的特殊连队。
他感动于守岛几年甚至十几年的“老西沙”们默默坚守的事迹。这座小岛从荒凉的白色珊瑚贝壳沙堆积岛,到通过播种作物、改善土壤,一步步被守岛官兵建设起来。岛上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背后都是战友们千万个日夜的汗水与血泪。
“西沙背后就是万平方公里的祖国!”聂智杰和他的战友们,以最积极饱满的态度面对守岛生活中的每一个挑战、克服每一重困难。
02
清华大学
每年都有一批清华学子携笔从戎,参*入伍,在*营的热土上绽放青春。“忠诚,勇气,血性,荣誉”已经成为清华士兵的标签。
01
陈宇
年考入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
年入伍,服役于火箭*某部,任导弹操作号手;
曾参加年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阅兵;火箭*征兵形象大使;青海省征兵形象大使;清华大学年年度人物;被评为优秀士兵,并荣立个人三等功。
02
李涛
年考入清华大学经管学院;
-年参*;服役于中部战区第82集团*,任步枪手;创造所在部队多项*事体能纪录;曾参加年建*90周年阅兵;获团嘉奖一次。
03
赵一玮
年考入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年-年参*;服役于原空*西安指挥所,通信兵;*委*治工作部全*通报表彰;连续两年被评为优秀士兵。
04
赵金龙
年考入清华大学经管学院;-年参*;服役于原北部战区第40集团*,任狙击手;被评为强*实践标兵;北部战区优秀狙击手;荣立个人三等功。
05
张洵荣
年考入清华大学自动化系;年-年参*;服役于武警某机动师,任步枪手;曾参加武警部队“卫士-16”“卫士-17”演习;连续两年被评为优秀士兵。
06
奥格蒙岱
年考入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年参*;服役于原中部战区第38集团*,任坦克车长;曾参加年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阅兵;北京市海淀区优秀大学生士兵;
荣立个人三等功一次。
是否还记得
那把玩具枪,
曾是我们最心爱的礼物
是否还记得
那个有模有样的*礼
是我们对庄严最初的体会
是否还记得
“长大要当解放*叔叔”
是我们生命中第一个认真的梦想
当载誉归来
我们将成为令过去的自己仰望的人
而我们也会感谢过去的自己
曾播下这颗梦想的种子
我是中国*人
我为八一代言
03
周晓辉中国人民大学
有种安全感叫“中国*人”
有种青春叫携笔从戎
他荣获“全国模范退役*人”称号
出版从*文集
创办*事自媒体平台
全网粉丝超过万
以“互联网+*营”模式
讲述*人故事,传递*营正能量
他说:我相信,这样一个地方始终存在,我们为之奋斗,并因此快乐着。我们在那里获得血性和勇气,打磨身体和灵*的棱角,把青春在那儿安放——我曾经到过那个地方。
周晓辉是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级本科生,级博士研究生。年12月至年12月服役于武警黑龙江总队,服役期间被评为优秀士兵。年8月参加黑龙江流域抗洪抢险任务,荣立抗洪抢险三等功一次。
在深耕所学专业的同时,周晓辉认真研究*队新媒体传播面临的新问题,把专业特长和*旅情怀相结合,创办*事自媒体平台“一号哨位”,以“互联网+*营”的方式传播*旅文化,讲述*人故事,传递*营正能量。
04
陈靓北京外国语大学
“一次接到命令,我和战友们坐着行*车星夜赶赴寸草不生的边疆。直到躺在海拔米高原的帐篷里、耳边充斥着此起彼伏的炮火声时,我才渐渐明白——这,不是演习不是拍戏,这是要真刀真枪冲上前的实战训练啊!”
3年前,陈靓参*入伍,被分配到某野战部队,成为一名通讯兵。随后,由于任务需要,陈靓所在的部队开赴边疆,做实战化训练。
到达训练场,部队和敌方只有一山之隔。双方示威的炮火声时疏时密,横飞的子弹壳在头顶穿梭。
陈靓和战友们顶着炮火埋设线路、调试机器,搭建通讯设施……这群平均年龄不到20岁的女娃娃们,在仅能遮风避雨的帐篷里,写下了一封告别信——遗书。“直到敌方撤*,这封遗书一直装在我作训服左上方的口袋中,因为那是离心脏最近的地方。”
曾携笔从戎参*报国,又脱下*装重返校园,两年*旅生活让陈靓迅速蜕变成长。学习日语专业的她,再次坚定了自己的奋斗目标:成为一名出色的外交官,在没有硝烟的战场上,继续保卫祖国!
05
严文倩北京语言大学
“广东的盛夏,炎热得空气直扭曲,尤其是在暴雨之后,在又湿又热的泥地里摸爬滚打,训练擒敌、射击、体能......每次训练后,衣服全都湿透滴水。”
入伍后的严文倩,被分配到广东某边防站做一名执勤战士。作为素质过硬的上等兵,她在训练过程中经常帮带其他战友。
“大家从一开始的体能跟不上只能咬牙死撑,到后来逐渐爱上搞体能的‘酸爽’,战友间都互相见过对方最狼狈的样子。”
回到校园后,在学校统战部老师的推荐下,严文倩加入了学校国旗护卫队。“这也算是我*营生涯在校园里的一种延续吧!”严文倩乐在其中。
06
张子豪中国地质大学
“有时我会想,服兵役的这两年究竟能带给我什么。现在的我明白了,我们一直生活在各种关系中,没有绝对独立的个体,没有绝对自由的灵*,我之前活得特别自我,但是在两年当兵的日子里,学会了在集体中与人相处。”
年,张子豪背起行囊参*入伍,被分配到空*某单位。“在*队的集体生活中,我体会到了前所未有的集体荣誉感,那是一种为了集体荣誉甚至可以放弃自己生命的感觉。”
重回校园后,张子豪不仅加速补修了落下的功课,也在积极准备着司法考试,每天早出晚归三点一线复习。为什么要这么拼?她说:“无论你的人生经历了何种巨变,世界不会变,所以,你也不能停滞不前。”
07
任宇佳北京体育大学
任宇佳年入伍,服役于某防空特战旅,是一名话务兵。话务兵被称为首长的耳目、*队的神经,平时需要迅速准确的转接每一路电话。训练初期,需要熟练背记上千组电话号,由于没有找到快速背记的方法,她很长时间都在和自己较劲,变得非常压抑、自我封闭。
就在快要失去信心的时候,班长发现了任宇佳的不对劲,单独找她谈话进行开导,战友们也都鼓励她,带着她一起学习进步。
“战友情是我在部队里感到最温暖的事情。*营里不能吃零食,每天晚上饿了,战友就合吃一个馒头。每人轮流咬一口,但轮到最后馒头还是很大,因为每个人都想让对方多吃点,虽然很饿,但是看着每个战友为对方着想的心,就觉得饿得很幸福。”
八一建*节
时值新中国成立70周年
中国人民解放*建*92周年
献礼八一
携笔从戎,献身国防
致敬可爱的人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