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佛手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可太赞了北科学子最美笔记大大大大赏
TUhjnbcbe - 2024/8/15 2:25:00
治疗白癜风医院 https://disease.39.net/bjzkbdfyy/240806/v5r5r9n.html

笔下蜿蜒学识,纸上映画青春

思维总是一闪而过

但一经笔墨的神奇反应

便获得时空的永恒

得以反复咀嚼、内化

在学习工具、上课方式更加多样化的今天

北科人的笔记同样记录生动丰富的授课内容

由无数空白纸张构成的笔记本

积攒下累累硕果与无尽财富

笔下一字一句皆是对知识的渴望

更是课后复习巩固的得力助手

由学生学习与发展指导中心举办的

“最美笔记大赛”

陆续收到各单位多份优秀笔记的投稿

着实令人大开眼界,过目难忘!

现在就让我们一同欣赏

经过校院两级笔记大赛的重重选拔

各个单位脱颖而出的“神仙笔记”

看看这些北科学子

都是如何花式记笔记的吧!

#01

▼刘冠麟

《线性代数》

土木与资源工程学院安全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这是老师从小就嘱托我们的,纵使记忆力超强也终究敌不过时间的摧残,而笔记恰恰就是帮助我们快速回忆知识点,查漏补缺的复习法宝。培根说过:“读书使人充实,讨论使人机智,笔记使人准确。”而在我看来,正是从六年级开始的记笔记习惯使我成为了今天的自己,这次参赛不仅是对我笔记水平的一种肯定,还是对我的一种激励。我相信,我们都会因为今天这笔下的积淀赢得未来不久的成功!

贝壳说:框架体系行云流水,知识要点跃然而上,并且黄色色系的笔记纸特色又护眼!

#02

▼焦友彤

《微积分》

冶金与生态工程学院冶金

运海抟扶,必借垂天之羽;乘流击汰,必伫飞云之楫。在我看来,知识的积累非朝夕所得,而是在不断地重温、复习中得到巩固。利用笔记,则能够快速地构建起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清晰有序地梳理、分析知识,将复习高效化,知识系统化,从而极大地提升学习效率。我认为,记笔记并不意味着机械性的抄写知识点或记录课堂内容,而是在课堂、书本内容的基础上,结合独立的思考,构筑自己的知识网络。

贝壳说:重要的公式一目了然,同时对每个知识点附有例题,相信这份笔记对之后的复习很有帮助~

#03

▼曾叶

《量子力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

一直以来我都觉得把自己学的东西记下来是一件可以让人心情变好的事情,从老师嘴里说出的知识,变成自己写出的一个个汉字,在考试之前拿出这一本专属于自己的复习资料,会觉得很有成就感。其实记笔记,整理笔记是一个思维建立的过程,课上记笔记可以很及时抓住老师上课所讲的内容,也可以让自己精力集中,课下整理笔记就是把上课学到的东西都串起来,建立起自己的思维,是一件很有仪式感也很有意义的事情。

贝壳说:整齐的字体看着十分舒服~这份笔记应该是同学课前预习思考与课后复习整理的交锋。

#04

▼赵婉彤

《数据库》

机械工程学院物流

我认为笔记的作用和意义不只是单纯的记录,更重要的是通过清晰有序、系统条理的梳理,分析知识,同时结合自己的思考,以及概括能力。所以我会更多地用树形层级和表格图像等方式来提炼脉络,利于后续复习,提高效率。

贝壳说:图文并茂勤补充,体系框架巧助力,这份笔记应该是很多有强迫症同学的福音~

#05

▼邢子纯

《微积分》

能源与环境工程学院能源

要想学好各门功课,不是一时奋起觉醒的小宇宙爆发,而是长时间日积月累的努力与坚持所浇筑出来的笃定与必然。我觉得做好笔记,应该是最简单、最实用的办法。写好笔记,能够使我在上课的时候更加专注,在复习的时候更加有条理,能够清晰的告诉我每个章节、每个模块的重点,就能够快速地掌握难点、突破难点。尤其是高等数学,听不懂天花板,做笔记我就格外仔细,从定理到推论,从例题到练习题,分门别类;随着做笔记的深入,高数再也不是听不懂的天花板,现在看那些符号就像美丽的音符,走出美好的乐曲。课上写笔记记,是记录重点,集中精神让自己别睡着;课后整理笔记,是梳理巩固,收获成就感修养身心。相较于以来书本提供的平铺式知识,自己整理的笔记更具立体感,从而更清晰的展示知识的脉络,尤其是在大学的学习生活中这种对知识整理能力要求极高的阶段,一个适合自己的笔记是不可或缺的。

贝壳说:这份笔记定理清晰,且注重拓展,记录下课堂中的例题,同时也把题目分析得很清楚~

#06

▼谢涵

《概率论》

自动化学院自

概率论作为基础课程,各个知识点之间有很强的关联性,以及对不同概率分布的概率密度及数字特征需要区分,做笔记的过程中需要梳理知识点的关系,例如一维分布和二维分布性质的异同等,在类比中增强理解,并通过例题加深记忆。采取相同的标题格式来区分各个知识点的包含关系,使概念和例题解答一目了然。

贝壳说:笔记工整,每个例题的记录和公式的剖析过程都很清楚,这对学习概率论可是非常有帮助的~

#07工科物理模电

▼段崇皓

工科物理模电

计算机与通信工程学院通信

做笔记的习惯应该是延续于高中老师的要求,但与之不同的是,相较于后者将知识点和讲题呆板的记录方便查找翻看,大学时期做的笔记更像是在与学科知识和过去做笔记的自己进行一场对话,无论是偶得灵感写下批注和提醒,还是在回看时在一旁随意的写写画画;无论平板笔记或者是书写笔记,每次打开,总是会有不同的感受和全新的理解。当然,笔记对我们来说是作为工具而存在,工具可以在任何时候被使用,但随堂理解只有一次,有规划的使用笔记,让它更好地巩固我们的思维体系,而非与课堂交互擦肩而过的负累。

贝壳说:清晰详细的手绘配图,方便在复习时快速地“唤起”课堂记忆~

#08

▼诸嘉雯

《电磁学》

数理学院物理

关于记笔记,这是我最主要的学习方式之一。我习惯于在课后,结合书本以及ppt,将老师所讲与自我理解相结合后统一整理汇总记录。对于一些重点词用不同颜色进行标注圈划。对于上课的一些例题我会重新自己做一遍,梳理一遍。记笔记是帮助我更深刻地了解所学,记住巩固知识点。同时,翻看笔记也是复习的关键之举,通过对当时笔记中一些圈化标注的问题回顾,可以更好地帮助我复习了解一些易错点。

贝壳说:课堂ppt,不仅更方便回顾每个知识点,也辅以例题加以巩固。分栏设计也让页面更整洁有条理

#09

▼张名扬

《微积分》

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化学

刚进入大学的我,没有做笔记的意识和习惯,导致对老师讲的知识点记忆混乱。没有系统的、成体系的归纳,课下复习也十分吃力。我立马做了调整,课上认真听懂老师讲的内容,课下根据PPT整理笔记,对知识的有序回顾与归纳复习,如此,没有了知识点断片的情况,更好地把握学习内容的连贯性,认识到每个point的区别与相似处。更重要的是认真做好笔记能给我带来愉悦与安心,回看笔记会有一种莫名的成就感。

贝壳说:在每页笔记的一侧会有同学的思考和小提醒,细又新颖,是一份独具个人风格的笔记呢~

#10

▼许琬迪

《线性代数》

经济管理学院大数据

听课记笔记也是一门学问。讲重点时要认真听讲,选择合适的时机再记录下来。我有时会在课后花些时间整理笔记,把空白的东西填上去,每道题的底下可以用其它颜色的笔写一点心得,写一些需要自己记住,且容易出错的东西。虽然有点费时间,但我觉得整理笔记是一种享受,会很有成就感,也会通过整理笔记加深一遍对知识点的印象,会更常去翻阅笔记。

贝壳说:笔记的“清新风”,让人第一眼就被小小惊艳到,当数与理在纸上相遇,此篇笔记便成了靓丽的风景。

#11

▼吴赛

文科数学

文法学院社科

可能是因为出于文科生的本能,我对记笔记有一种莫名执着。在笔记的过程中既可以将重点的知识记录下来,又可以发挥自己天马行空的想象力进行丰富。

通常在数学课上,我不会急于记笔记,而是更喜欢跟着老师的思路去理解定义,思考题目。在笔记上下的功夫我通常是用在课下,安安静静地从头到尾回顾一下今天所学的内容,用笔记的方式巩固下来。在后期复习的时候,可以在原有笔记的基础上,用荧光笔之类,对不熟悉的地方再划重点复习,漂漂亮亮又整整齐齐。

贝壳说:优质的课堂,是师生的共同努力的结果。用同颜色的笔画出同一个知识点的内容,这也更有助于后期翻看笔记复习。

#12

▼张心茹

《思想道德与法治教育专题研究》

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科哲研21

无纸化学习代替不了纸质学习,但是一定程度上能提供很大便捷,能实现效率最大化。笔记服务于自身学习,表述不造成歧义、自己能看懂最重要,在记笔记的过程中,注意主次、标记重点,还要注意查漏补缺,在复习的过程中选择性的增添、删改内容。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可以使用简单符号让知识点更醒目,以达到加深记忆的效果。

贝壳说:深色背景板和亮色的文字凸显了笔记内容详实,排版美观!知识点树状图,对加深记忆更是锦上添花~

#13

▼朱金荣

《精读英语》

外国语学院英语

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规律,记忆的内容被遗忘是正常的,而遗忘最大的克星就是复习。做笔记不但可以在课堂上紧跟老师脚步减少思想不集中,更是课下离开课本而不脱离课本的复习工具。特别是在语言学习上,三色笔和高亮笔体现词汇句式用法,重难点一目了然,复习时视觉上的层次感舒适感使我有耐心看下去,筛滤旧有,活化新知,提高复习效率。“记录过就是存在过”,笔记是每一阶段学习过程的见证,是课堂讲解的倒放,是查补自身不足的机会。

贝壳说:缤纷多彩的标注,效率效果双效显著!知识点有多少,笔记颜色就能有多少~

#14

▼吴映莹

《自动控制原理》

高等工程师学院高工

这份自动控制原理笔记是在考前复习时根据课件整理,笔记里着重记录了这门课程涉及到的重要定义、概念以及公式。整理笔记不是简单的抄写,而是从掌握基础概念开始,从定义中理解公式,从公式中推导结论。

整理笔记虽然花费了很多时间,但这种形式帮助我在复习时回顾了每一个知识点的来源,从繁杂的知识体系中梳理出清晰的脉络,甚至对不同章节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有了新的发现。

贝壳说:无论是手写的记录还是批注,飞扬的字体、整齐的排版都让人觉得赏心悦目!

#15

▼卢姝婧

《材料热力学》

新金属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新材料国重硕21

做笔记是对所学知识重点的巩固,也是对学习过程的记录。认真做一份笔记不仅有助于我们更加清晰地了解学习内容,也会给自己很大的成就感。在电子产品大量普及的时代,我认为纸质笔记仍然无可替代,它实实在在的存在感,是电子文档不能带来的。

贝壳说:与材料热力学的相遇,在纸上碰撞出了思考的火花!学过冶金材料的同学应该都还记得这些物化知识点吧~

#16

▼陈娜

文献、英语

新材料技术研究院新材硕

几篇笔记的内容分别是读文献、备考英语所记。记笔记是一项快乐的工作,将读书时遇到的精彩部分记录下来,再次重温时,又是一次全新的体验。

贝壳说:导师看见这样的笔记,一定也很欣慰!严谨的插图、细心的标注,让深奥的论文变简单了许多~

#17

▼常浩然

《弹性力学》

国家材料服役安全科学中心硕

电子化的时代,一份纸质笔记不仅承载了知识,更见证了求学读书的岁月,每当看到这些文字,便觉得这不仅仅是科研,更是生活。

我比较喜欢手写的书面笔记以及材料整理,能够加深我的学习记忆。此外,思维导图能够让我合理的划分学习层次。

贝壳说:从工整清秀的手写笔记背后,可以看到的是“自律”~

#18

▼肖娟英

《考古学》

科技史与文化遗产研究院科技史硕20

“胸藏万汇凭吞吐,笔有千钧任翕张”,古往今来,名人大都有一个好记性,但仍十分注重做笔记。读书也好,学习也罢,勤做笔记是好的,也是必要的。不知道你们有没有过这样的情况,读书时每到精彩之处便会记住这优美的句子,可过了一段时间后就忘了,能想起来的就只剩了几个词,无法成句;亦或上课时老师讲了很重要的知识点,便赶紧找来一页不知从哪来的纸,慌忙地记下来,下课往书本里随意地一夹,等到要复习的时候却又找不到。曾经的我大抵是这样的,每每这种时候,就想“我当时记下这句话多好”或是“我有一本课堂笔记多好”。当时也恰逢考研备考,在深谙课堂笔记的重要性之后,我便决定要好好做这本笔记。

贝壳说:这一份考古学笔记,让人震惊!看来只有老师不够快的语速,没有优秀贝壳er跟不上的手速(bushi

#19

▼贾攀

《有限元》

工程技术研究院工研硕

从品读诗词歌赋到探究科学真理,从记录学习要点到建立知识体系,从奋斗中考高考到备战竞赛考研,回想起来已经不记得自己记录了多少本笔记,但却总能想起当时收获新知的喜悦和奋笔疾书的畅快。对我而言,记笔记是我的一种学习方式,帮助我更牢固地掌握知识,整理思路,温故知新。更是我的一种寄托、回忆和社交方式,“赠人玫瑰,手有余香”,与他人分享的同时收获的真挚的好友和共同进步的满足感。通过笔记将知识与记忆一起存档,或收藏或传递,便是我作为一名工科学子的专属浪漫,我也将把这份浪漫进行到底。

贝壳说:当晦涩的概念被呈现于此篇笔记时,便觉得《有限元》好像都褪去了奥秘的面纱、

#20

▼王容岳

论文阅读冶金传输原理

钢铁共性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协创博19

文字的诞生使人类可以将积累的经验和知识传给后代,使文明向前进步。张元济先生说:“天下第一好事,还是读书。”读书时思考与记忆都是很重要的。前人种树,后人乘凉,笔记是对前人总结的知识与经验的整合与消纳。我喜欢传统的纸质笔记,隔一段时间对笔记进行分类整理。在记笔记时也不管排版好不好看,有什么想法一股脑就写上去了,这样回顾的时候就能快速找回阅读时的思绪,也会有一种“是这样,我记起来了”的满足感。

贝壳说:以勤勉态度夯实基础,用花式笔记记录课堂,图文并茂才能使记忆效果加倍!

看完了这么多漂亮工整又实用的笔记

小贝壳们是不是已经又立起了flag

决心趁着期末周复习

好好做笔记,认真学习呢?

一份赏心悦目的笔记不仅能让我

更好地梳理、记忆知识

掌握学科的整体框架

更能养成“一科通科科通”的良好学习习惯

1
查看完整版本: 可太赞了北科学子最美笔记大大大大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