辜胜阻:新型城镇化的关键是推进改革
他总结认为,中国的改革已经递进到第四个历史阶段:第一个十年是农村农业的改革,第二个十年是国有企业的改革,第三个十年是加入WTO以后用开放倒逼的改革。而现在由城镇化带动的改革,将涉及土地、金融、户籍制度等要素市场,这是李克强上任以来实施的一系列新*的线索所在。 辜胜阻原标题:辜胜阻:新型城镇化的关键是推进改革本报赵晓悦 北京报道 城镇化从表面上看是建设问题,但实质上,其关键是推进改革 ,从对李克强经济学内在逻辑的解读出发,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经济学家辜胜阻在 21世纪传媒新型城镇化金融学术论坛 上,详细解析了新型城镇化的方向和路径选择。在他看来,新型城镇化之 新 ,在于从偏重土地城镇化向重视人的城镇化转变,从二元化的基本公共服务向全覆盖均等化服务转变,从数量增长性城镇化向质量提高型转变,从粗放式高物耗方式向集约型低碳绿色发展方式转变,从单纯 做大 城市规模向 做好城市群、做多中小城市 转变,从 四化 不协调向产城同步与互动转变。 未来的十年,是中国通过转型来打造经济升级版的十年。 辜胜阻认为,当下我国经济处在 GDP的两位数增长下行到 七上八下 的换挡阶段,李克强经济学的要害正是在于谋划经济发展的新方向,以转型来打造经济升级版。而这一新方向需要有新引擎 用好城镇化、工业化,让内需成为最大的创新驱动,而动力的释放有赖于改革。辜胜阻解释,在李克强经济学中,内需最大的潜力诞生自城镇化,服务业是就业最大的容器 新型城镇化必须靠服务业拉升,而制造业随之进行去产能化和过程化的调整;改革则是最大的红利。他总结认为,中国的改革已经递进到第四个历史阶段:第一个十年是农村农业的改革,第二个十年是国有企业的改革,第三个十年是加入WTO以后用开放倒逼的改革。而现在由城镇化带动的改革,将涉及土地、金融、户籍制度等要素市场,这是李克强上任以来实施的一系列新*的线索所在。首先在城镇化方面,着力于棚户区改造、铁路建设、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以及治理城市污染;从服务业的角度,提出将 把服务业打造成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新引擎 和 最大就业吸纳器 。关于信息消费、养老服务、健康服务、环保服务、文化创意等*策文件,正在由国务院制定和出台。金融改革方面,利率和汇率的市场化改革备受关注,同时金融市场主体的多元化正在推进。金融对外开放,允许海外资本兴办银行。财税改革上,六百万户小微企业可获减税、免税。行*体制改革则重在金融、石油、电力、铁路、电信等方面开放市场准入。而 四万亿 的治污投入亦引发舆论热议。据环保部等部委透露,我国将投资1.7万亿元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2万亿进行水污染治理。在市*基础设施建设规划方面,将开放对社会资本的吸纳。以北京市发改委日前发布的《引进社会资本推动市*基础设施领域建设试点项目实施方案》为例,方案提出北京市市*基础设施全部向社会资本 开放 ,且3380亿元的总投资中,拟引进社会资本1300亿元(占比近40%)。
凤凰新闻客户端 全球华人第一移动资讯平台2014年1月1日,4.2.0全新版本即将上线,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