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来源:故宫文化官方旗舰店,原文发布于年2月25日原文标题:重华茶宴饮三清,佳节不再胖三斤
“每逢佳节胖三斤”,端午节刚过,你胖了多少?今天,故宫文化贴心奉上贡茶一盏,宫廷茶事一件,愿您解腻舒身,清心尚志。
清代皇帝皆爱茶,宫中饮茶之风盛行,内务府专门设有“御茶房”。其中乾隆皇帝最为嗜茶,他与各种茶的故事,或真实或杜撰,早已名满天下,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乾隆自创的重华宫茶宴。
重华宫茶宴
爱茶,就要举办茶party
据说,唐玄宗即位前在兴庆宫生活,即位后曾在兴庆宫举行翰墨筵。乾隆自视风雅,也效仿玄宗,于每年正月初二至初十间选择吉日,在自己的潜龙旧邸重华宫举办茶宴。
最初,茶宴人数不定,大多是皇亲国戚和王公大臣,尤其以皇帝身边的内值词臣居多,如大学士、九卿及内廷翰林。直到乾隆三十一年定为十八人,取登瀛学士之意,也就是十八学士品茶。能参与茶宴,不仅代表皇帝恩宠,前途可期,也是对修养品味的认可,对于朝臣来说是极为荣耀之事。
重华宫茶宴是非常风雅的,席间并无酒菜,只有品茶赋诗、焚香听乐等养生颐情的雅事。赋诗由皇帝起头,择一宫廷时事,定下主题和用韵,大臣们现场作诗联句。爱做诗的乾隆皇帝往往会另作律诗一、二首,命人刻匾悬于崇敬殿内檐。至乾隆六十年时,诗作已挂满四周。
乾隆之后,嘉庆皇帝将重华宫茶宴联句作为家法,道光年间仍时有举行,直到咸丰以后才终止。
据史料记载,重华宫茶宴自乾隆始,乾、嘉、道三朝共举行了六十余次,仅乾隆时期就有四十三次。
三清茶
爱茶,就要研制独家配方
如此清雅的茶宴,岂能饮用寻常茶品,为彰显超凡脱俗的品味修养,乾隆又开启了自己的发明技能,研制出了一款重华茶宴专供茶品——“三清茶”。
所谓“三清”,是指清高幽香的梅英、清醇莹润的松子、清雅芳香的佛手三样清品。梅花清香四溢,品性高洁,象征五福;松树四季常青,凌寒不凋,寓意长寿;佛手性味温凉,芬芳开胃,谐意福寿。
▲今人复原的“三清茶”(图片来自网络)
其调制方法也非常讲究:首先,将佛手切成丝投入紫砂壶中,以收集的雪水煮沸冲泡,待出味后再将松仁投入。与此同时,用银匙将梅英分到各个盖碗中,最后把泡好的佛手、松实冲入各杯中。有时,乾隆皇帝也会在“三清茶”中调饮贡茶,尤其是他最爱的龙井,茶汤鲜醇,三清洁雅,别有一番滋味。
宴时,诸臣朝服衣装,鱼贯而入,叩首皇帝,按序入座,清乐响起,三清茶奉上,之后便是乾隆皇帝品茶、赋诗,臣工传阅,依韵恭和。
三清茶宴,不仅有踏雪寻梅的风雅,更有勉励为政清廉之深意。
三清茶诗
爱茶,就要一生为茶写诗
乾隆爱做诗的事儿众所周知,据统计,在乾隆一生所做的四万多首诗中,茶诗就有千逾首。作为一个爱茶之人和文艺青年,面对心爱的“三清茶”,乾隆岂能按捺技痒。
▲《弘历松荫挥笔图》中乾隆品茶作诗的场景
乾隆十一年,乾隆秋巡五台山回程至定兴,忽遇天降大雪。他心情极好,与几位爱卿在行宫吟咏飞雪。这时,侍臣烹雪水三清茶进献,乾隆帝品过之后,诗兴大发,便创作了《三清茶》诗一首,并留下了“三清茶”的联句程序。
《三清茶》一诗全文如下,让我们一起感受一下:
梅花色不妖,佛手香且洁。
松实味芳腴,三品殊清绝。
烹以折脚铛,沃之承筐雪。
火候辩鱼蟹,鼎烟迭生灭。
越瓯泼仙乳,毡庐适禅悦。
五蕴净大半,可悟不可说。
馥馥兜罗递,活活云浆澈。
偓佺遗可餐,林逋赏时别。
懒举赵州案,颇笑玉川谲。
寒宵听行漏,古月看悬玦。
软饱趁几余,敲吟兴无竭。
不知道你们觉得此诗如何,反正乾隆自己是越看越喜欢,于是心中便筹谋起了另一件大事……
三清茶器
爱茶,就要设计伴手茶礼
乾隆爱喝茶、爱做诗,为了把自己写的诗更好地印在器物上,他也顺便搞搞设计。三清茶诗这么好的大IP,岂可轻易放过。
想想重华宫茶宴,喝罢三清茶,做过好诗佳对,再给每位爱卿带上皇家伴手礼——三清茶器,一场大party才够完美。
对三清茶具的制作,乾隆可是极为用心,《唐英督陶记略》中,就有详细的记载。
乾隆十一年七月二十八日,太监胡世杰交嘉窑青花白地人物撇口盅(随旧锦匣),传旨:“照此盅样,将里面底上改画带枝松梅佛花纹,线上照里口以样添如意云,中间要白地,盅外口并足上亦添如意云,中间亦要白地写御笔字。先做样呈览,准时交江西唐英烧造。”
十一月初七日,呈样览。奉旨:“照样准烧造。将盅上字着唐英分匀、挪直。再按此盅的花样、诗字,照甘露瓶抹红颜色亦烧造些。其蓝花盅上花样、字、图书,要一色蓝,红花盅上花样、字、图书,俱要一色红。盅底俱烧“大清乾隆年制”篆字方款,其款亦随盅的颜色。”
看看这事无巨细的嘱咐,当真是亲自设计了。
三清茶具传世品有瓷器、玉器、漆器三大类,其中矾红和青花多见。虽然材质不同,但大小、造型、装饰图案以及款识等都基本一致。
我们都熟悉的大才子纪晓岚就曾经获赠过这样的杯子,他还连写了两首诗,来表达自己感激涕零、诚惶诚恐的心情,我们来看其一:
红沁丹沙白腻脂,越窑风露满花瓷。
凡茶不敢轻煎注,上有君王自制词。
嗯,没错,三清茶具虽好,可大臣们是不敢轻易用的,只能高高地供起来。
紫禁茶事
传统意趣现代审美
和乾隆一样,故宫文化也喜欢研发贡茶、设计茶器。不过我们的茶器可是美观又实用的哦,且看:
清明上河图·茗香茶具套装
清明上河图·茗香茶具器型以《清明上河图》中后段最热闹的虹桥部分为灵感,以画面中的“轿子”、“箩筐”、“船”为设计元素,以器载道,再现了北宋都城繁荣景象。
整套茶器为陶制,共分为3色,分别是古朴的黄、典雅的黑、吉庆的红。箩筐型茶杯杯型简约,杯壁厚实,拢香保温,轿子型茶壶造型新颖,提握方便,出水顺畅。船型壶呈简约雅致,可作为干泡茶盘使用,收纳茶壶、茶杯。
四件一体,实用美观,饶有趣味。
故宫·武夷贡茶
武夷茶,有久藏不变质,味厚不苦涩,提神消食,下气解酒,有性温不伤胃之说。
故宫·武夷贡茶由故宫文化根据清代贡茶资料,甄选武夷山正岩好茶研发而来。现共有2款:其中,岩顶花香茶以口感鲜醇见长,太和武夷茶韵味悠长,回甘持久而出众。
包装设计上,更采用故宫红色系,也融入了“天圆地方”的传统建筑元素。造型精巧,大气稳重,送人、自饮两相宜。
在这和暖初春,故宫文化为您献上紫禁茶事一系类贡茶、茶器(除以上两款,还有你们钟爱的千里江山手绘杯、月影杯、天青釉梅花杯……)愿您解腻舒身,清心尚志,拥抱这新春的万物生发。
大家一起来盖楼
品茶、作诗、搞设计
可以称得上乾隆的“三大爱好”了
你觉得
乾隆的制茶、作诗和设计水平怎么样
给他打几分
?
快留言告诉我们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