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里闷了大半年,终于可以趁着国庆中秋长假出来透气了!虽然离山东不远,但名闻遐迩的山东博物馆还是第一次来。
没进门就远远看到那副颇具争议的郭沫若集字牌匾“山东博物馆”,确实挺有意思,不是吗?
走进博物馆大厅,迎面是一道宽大“宏伟”的楼梯,人流仿佛爬山一样。
就在一楼大厅的展馆里,正在举办佛教造像艺术展,北朝佛造像是山东博物馆的重要展出内容,藏品非常丰富,这正是我期待的。
走进展厅灯光幽暗,只有展品的位置,会有柔和的灯光投射下来。
大厅迎面是一尊面带微笑的北魏菩萨造像,面容非常和蔼,和后世的菩萨像非常不同。
这是一尊背屏三尊像,这种造像风格也是北朝独有的,造像的特点是一组三像,而且,大多都是有背屏的,和后世唐宋明清的佛造像却别较大。
此时的菩萨像还是男性形象,大约是唐代以后才变成女性形象。
南北朝时期,是佛教在中国最兴盛的时期,佛教甚至已经影响到政权的存亡,南朝梁武帝萧衍曾经多次宣布出家为僧,然后,由国家花大价钱把他赎回来,由于佛教势力大,不用交税,很多人把自己的田地归到寺庙的名下,因而可以不用交税,这样的状况已经危及国家安危了!
仅仅在北朝就发生过两次灭佛运动,一次是北魏,一次是北周。
山东博物馆的佛教造像艺术展做得非常用心,展品以北朝为主,成系列,涨知识,有趣味,同行的小朋友看的都非常用心。
这一系列佛头像,风格各异,可以看出佛像的形象逐渐由高鼻深目的形象正逐渐融入中国人东亚人的特征。
这一系列的佛手印造像是不是非常生动,它们展示了原始佛教的一些“手印”,即便是不懂得佛教手印的人,也会感觉非常有趣!
另外,除了北朝造像,还有不少明代佛像,其中一尊明代铜千手观音像,保存非常完整,体量也非常大。
明代的佛像和北朝相比不但面容更加中国化,而且面相丰满富态,更符合中国人吉祥喜庆的容貌特征。
看了这个佛教造像艺术展,感觉收获很大,也不枉长途跋涉这一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