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漏,陆羽的《茶经》中记载:漉水囊:若常用者。其格,以生铜铸之,以备水湿无有苔秽、腥涩之意;以熟铜、苔秽;铁,腥涩也。林栖谷隐者,或用之竹木。木与竹非持久涉远之具,故用之生铜,其囊,织青竹以卷之,裁碧缣以缝之,细翠钿以缀之,又作油绿囊以贮之。圆径五寸,柄一寸五分。
茶漏,简单来讲是在我们饮茶前用于虑掉茶叶碎渣和一些杂质,使茶汤保持清亮、茶味保持清爽,尤其是在冲泡细碎茶叶时常会用刀,比如碎茶、红茶、细碎的花草茶等,在当今这个要求快速高效的社会中,喝茶用茶漏的朋友也越来越少了,但这并不影响我们来认识和了解它!
茶漏又被称为茶斗,是汉族茶艺的主要茶具之一,滤去茶渣与杂质,予人一杯澄澈茶汤;茶漏存在的意义,便在于爱茶之人对茶席每一处细节的极致追求;但在实际冲泡中,并不是所有的茶都需使用茶漏,一些散茶条索完整、制茶严谨、干净的,不使用茶漏也正常,也可完全真实地呈现出茶汤的真实面目。
茶漏在冲泡过程中前几泡使用最多,而后面茶碎较少时便不再使用,大多数的茶在撬茶或压制等过程中,如不使用茶漏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像一般盖碗或紫砂壶的出水缝隙又不足以阻拦这些碎茶或杂质,既影响美感也影响品饮。
从茶叶来说,对于绿茶、乌龙茶等条索完整几无碎渣的茶叶来说,并无使用茶漏的必要;而紧压式的饼茶或一些碎茶,就可以使用茶漏来将渣滓过滤掉,还原茶汤的本来面目,获得更好的品饮感受;有些茶叶有毫并作为特色和香气物质来源,比如白毫银针,这一类茶叶如果使用茶漏可能会过滤掉一部分毫,从而影响茶汤的口感,这样的茶叶就不太适合用茶漏。
冲泡茶叶之际,将茶漏放在茶壶口,茶漏上置放茶叶,谨防茶叶外泄散落,还能过滤掉很多茶叶碎渣、一些杂质,使茶汤保持清亮,茶味保持清爽。茶漏可以虑掉很多茶叶碎渣,因此在冲泡细碎茶叶时建议各位玩友还是要使用茶漏。
竹茶漏目前在市面上比较常见,其优点是网漏较细密、耐用、易清洗,缺点则是久用后容易堆积茶垢(锈)不易清洗,竹制品不可避免的有一定吸附性,时间长了会吸附一些茶味,不同茶品互相之间可能有轻微影响,因此相同品类的茶尽可能用一个茶漏,便于区分的同时也不会使茶味混杂。
可能有的玩友会好奇自己在喝茶时遇到的茶漏为什么中间是镂空的?这种茶漏是在置茶的时候放在壶口上,防止茶叶掉落在外面,其作用就相当于一个漏斗;而今天我们图中给各位玩友介绍的跟它外形一致,但是多了一张滤网,一般会在泡茶出汤时放在公道杯上面,用来过滤茶渣,我们也称它为茶漏斗,或者准确的来说应该叫做茶滤;所以当我们一提起茶漏的时候第一时间想到的还是后者。
〡金刚〡星月〡凤眼〡招财鼠〡酸枣核〡莲花菩提〡
〡月亮子〡太阳子〡五线菩提〡佛螺菩提〡佛手菩提〡
〡金线菩提〡阿修罗菩提〡木鱼果〡金钟菩提〡木腰子〡
〡桃核〡红心菩提子〡金佛草〡龙骨菩提〡千眼菩提〡
〡菩提根〡蜜蜡〡琥珀〡绿松石〡椰蒂〡金叶莲花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