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2-
明天就是除夕了,感谢大家深情长久的陪伴。新的一年,愿以文字温暖光阴,以赤子之心对待生活。在精神明亮的世界里,彼此照亮,一起前行。提前祝福大家除夕快乐。下面一起来聆听今天浩然为我们带来的《山家除夕无他事,插了梅花便过年》。
点上方绿标即可收听朗读音频山家除夕无他事插了梅花便过年
◆◆◆
作者
佚名朗读者
浩然
人们对辞旧迎新的期望,在心理都是一样,并没有贫富之别。过去,许多家境贫寒的人家过年时,没有水仙、梅花、佛手之类的清赏雅物,但对“岁朝清供”,也有自己的土办法。
有的人家用瓦盆种上几株石蒜充当水仙;有的用大萝卜,将外形削成方型,中间挖空,插上几根大蒜;也有的用红萝卜,留绿叶,洗净吊挂窗棂上,上绿下红,别有一番情趣。
至于家境稍好的清雅之人,多以花为伴,此时梅花便常得偏爱。明人文震亨《长物志》有言:绿萼更胜,红梅差俗;更有虬枝屈曲,置盆盎中者,极奇。
梅属蔷薇科,品种颇多,如以树形来分,有直枝梅类、垂枝梅类、龙游梅类。文震亨所言应当是指龙游梅类,枝干自然扭曲,树冠散曲自然,宛若游龙,适宜作为盆景。
以前读宋代张功甫《梅品》,里面有句话很值得玩味,说的是“梅花为天下神奇,而诗人尤所酷好”。其著有《南湖集》,杨万里为此书作的序。杨万里擅赏梅吟梅,张功甫善品梅种梅,南宋兴盛的梅花文化多半是二人之功。
淳熙年间,张功甫得到一处荒废的园圃,有梅数棵,田十亩。他将古梅移种成列,又移植了红梅余株,遂在园中建筑房屋数间,东植千叶缃,西植红梅绿萼,之后又命人开凿曲涧环绕梅林,赏梅时还可以坐小舟往来,风雅之极。
梅花乃花中君子,品性高洁。赏梅有赏梅的讲究。如果说赏牡丹芍药要有富贵做派,赏梅就要有名士的风雅做派。
张功甫认为,与赏梅相称的景色,应当是澹阴晓日、薄寒细雨、轻烟佳月、夕阳微雪;与梅花相伴的鸟兽,应该有珍禽,有孤鹤;梅树周边,应有清溪、小桥、松竹;赏梅的人,应当是林间吹笛、膝上横琴、石枰下棋、扫雪煎茶…
古人有折梅相送的传统。晋人《西洲曲》诗云:忆梅下西洲,折梅寄江北。宋人司马光《梅花》诗云:“驿使何时发,凭君寄一枝。”清人王士禛《小重山》诗云:春江花月里、不曾愁。折梅何日下西洲。
到民国时,还有这样的风雅。印顺法师曾言,他由上海去杭州,临行前向太虚大师告假,太虚大师说:“回来时,折几枝梅花来吧!”几天后,印顺法师在杭州得知太虚大师逝世的消息,折了几枝灵峰的梅花返回上海。后来他在《太虚大师年谱》中写道:奉梅花为最后的供养。平平淡淡的文字中足见真情。然今日爱梅之人,没多少文化承载的,爱了也就爱了。
朗读者:浩然
新余市诵读协会常务理事
现就职于新余市广播电视台交通广播,从事播音主持工作。
《爱读吧》广大朗读爱好者展示分享的平台
也是欣赏美文感受美声的心灵家园
期待您来朗读!感谢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