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佛手,很多人都会不自觉在前面加上“永春”二字。
但除了永春,佛手茶与安溪,武夷山也有很重要的联系。
有人可能会好奇,既然都有关联,那么哪一个地区的佛手茶更正宗呢?
关于正宗与否,大伙儿可千万不能迷信。
搞清楚佛手与他们的关系,其实才更有必要!
今天就一起来看看,佛手茶与安溪、永春、武夷山,究竟有什么不得不说的关系呢!
安溪与佛手聊佛手茶,不能避开安溪。
据安溪县志记载:
清康熙25年(公元),安溪县虎邱骑虎岩一老僧,在茶园里发现了变异的品种,
这个变异品种,就是佛手。
也就是说,佛手茶起源于安溪县。
其实,很多产茶区都与安溪有一定的关联。
安徽农业大学陈椽教授就曾说:
青茶原产地,流传达四方。
东渡传乌龙,西移变佛手。
南下播水仙,北上创奇种。
愈来愈兴旺,香味溢九州。
这里的东渡指到台湾,西移指到永春,北上则是指到闽北。
安溪骑虎岩
永春与佛手清代,在永春县城里,有一位名叫李射策的当地人,曾专门写过茶诗。
现摘抄两首如下:
其一
活水还需活火煎,
清泉安得费山巅。
品泉未敢云居一,
雀舌尝来呼欲仙。
其二
酒渴思茶凉月天,
呼童门外取新泉。
自煎天柱垂云叶,
啜罢风声禅塌边。
据永春县一份李氏族谱记载:
佛手茶于康熙43年(公元),传到永春县达埔狮峰岩。
但永春茶真正兴旺起来是民国初年。
原因是福建永春县,有着“下南洋”的传统,华侨人数众多。
现如今在海外永春籍的华侨人数,要比永春县的人口还多五倍。
马六甲永春会馆
年,旅马华侨集资创办了一个永春华兴实业有限公司。
他们大量扩种了茶叶两个茶树品种。一个是闽南水仙,另一个就是永春佛手。
因此这就引出永春佛手一大特征:长年外销。
直到今天永春佛手仍旧有80%的外销量,在东南亚一代非常有名。
反而在国内没有名气,属于小众茶、冷门茶。
武夷山与佛手武夷山所种佛手也很多,但与永春的有所不同。
入乡随俗后,武夷山的佛手外形由球形变为条索状。
永春佛手干茶
与当地岩茶相比,她的外形更为粗壮、味浓且甘润。
有明显的雪梨香。
因此在武夷不称此茶“佛手”。
而改叫“雪梨”或“武夷雪梨”。
本文作者:杨多杰
历史文献硕士茶文化讲师研究方向为茶文献、中国茶文化
本文为头条号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长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