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
很早就想写一个女子,写她绽放在大漠深处的锦瑟年华,写她遗落在汉廷长安的寂寞青春。
我去了西安,没有遇见她,也没有看见长安,流年早已改变了世间的万物。
我徜徉在古长安的大街小巷,努力想象着这里曾走过一位绝代佳人,她走出繁华的长安,走向遥远的塞北,走向荒凉的大漠,也走向了千年的史册。
她就是中国四大美女之一的王昭君。
她的故事发生在西汉元帝统治时期。
西汉,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大一统的王朝,它结束了秦末以来的战乱,经过文景之治的休养生息,经过汉武帝的励精图治,社会经济逐渐发展。
特别是在武帝时期,对内加强中央集权,对外开始征伐四方,派遣张骞出使西域,更有大将*卫青远征漠北击溃匈奴主力、霍去病封狼居胥的赫赫战绩,国力与疆域更是达到了空前的鼎盛。但是,到了汉元帝时期,由于外戚与宦官势力的兴起,西汉逐渐走向了衰落。王昭君就是在这个特殊的时期,走向了历史舞台的。要说王昭君,就不能不说说西汉与匈奴之间的关系。公元前一世纪中叶,匈奴称雄塞北,与汉王朝分庭抗礼,骚扰边关,致使汉朝边境民不聊生。匈奴与汉朝的战争由来已久,西汉开国皇帝刘邦为捍卫国土,曾于公元前年亲率大*征讨匈奴,在平成白登山惨遭失败,后用陈平的计策贿赂匈奴阏氏才得以逃出。这次战争的失利,使汉朝改变了对匈奴的策略,与匈奴结下了和亲之约。在一位叫娄敬的大臣建议下,刘邦决定让自己的女儿鲁元公主前往匈奴和亲,但遭到了妻子吕雉的强烈反对,于是只好选了一位皇族的女儿封为公主,送往匈奴,但这次和亲的效果并不理想,匈奴还是依然不断地骚扰边境。
汉武帝时,由于国力鼎盛,开始对匈奴展开全面的反攻,多次派遣卫青、霍去病深入大漠,大败匈奴。后来再加上匈奴内部分裂,匈奴势力日渐衰落。
到了汉宣帝时期,由于汉朝国力的增强,匈奴力量一再衰落,后分裂为两个部分,南匈奴呼韩邪单于,北匈奴郅支单于。
汉元帝建昭三年(公元前36年),西域太守甘延寿、陈汤一举歼灭了北匈奴。呼韩邪单于出于对汉朝的畏惧,三次入长安觐见汉天子,表示愿归附汉朝娶汉女妻,于是,才有了昭君出塞的故事。
02
—
据《后汉书》记载,公元前38年,王昭君以民间女子的身份被选入掖庭,成为了汉元帝后宫的一名宫女。
在古代,后宫佳丽如云,想从中脱颖而出,获取帝王的宠爱,一来必须姿容艳丽,二来必须有一定的机遇,乱花渐欲迷人眼,这里面存在着太多的未知。
一如宫门深似海,走入皇宫的女子,看似春花无限,实则危机四伏,且不说后宫美女如云,为争宠明争暗斗,宫廷生活的每一日都是如履薄冰,战战兢兢。后宫女子仅有美色是远远不够的,那是加持在*治背景下的一场智慧与美丽的角逐,多少女人从豆蔻年华等到霜染白发,也没有机会得遇君王。正如欧阳修的诗中所言:“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曾经的花容月貌,经过长年寂寞幽怨的等待,只剩下红颜憔悴,青春落尽。红楼梦第十八回《贾元春归省庆元宵》中,曹雪芹也借助元春之口说出了深锁宫闱的幽怨:“当日既送我到那不得见人的去处,好容易今日回家,娘儿们一会,不说说笑笑,反到哭起来!一会子我去了,又不知多咱晚才来”。
一人封妃,换来了整个家族的荣耀,但只有她自己才能深刻地体会到深宫岁月的步步惊心,所以元春才在省亲过程中多次落泪。
没有详细的史书记载王昭君在汉廷的寂寞青春,她一出场就是绝绝惊人地登上了历史的舞台,款款走进了汉匈民族团结融合的史册,而被千古记载传诵。竞宁元年,公元前33年,呼韩邪单于入朝自请为女婿,请求元帝派一名汉朝的公主和亲。
皇帝哪里舍得自己的女儿深入胡地,于是便决定从宫女中选一名才貌双全的女子,作为公主,嫁给单于。
王昭君,得到了这个消息,便主动请行,后被单于封为宁胡阏氏。据说昭君深得单于倾心相爱,自此后的60余年,汉匈一直和平共处。
写到这里有一个传说,据《西京杂记》载述,汉元帝因后宫佳丽众多,就让画工为宫女们画像,看图召见宠幸。
王昭君由于自恃美丽,不肯贿赂当时的画工毛延寿,所以被画得很丑,以至于一直没有机会得见君王。
“意态由来画不成,当时枉杀毛延寿。”
据说,王昭君在辞别汉元帝的时候,元帝才发现她是如此的优雅大方,才貌双全,遗憾不已,但碍于已经答应了单于,又不能反悔,所以,当即下令杀死了画师毛延寿以泄愤。
《明妃曲》
宋王安石
明妃初出汉宫时,泪湿春风鬓脚垂。
低徊顾影无颜色,尚得君王不自持。
归来却怪丹青手,入眼平生几曾有;
意态由来画不成,当时枉杀毛延寿。
一去心知更不归,可怜着尽汉宫衣;
寄声欲问塞南事,只有年年鸿雁飞。
家人万里传消息,好在毡城莫相忆;
君不见咫尺长门闭阿娇,人生失意无南北。
这是王安石笔下的昭君,王安石作为一个*治家,他并没有站在国家的立场去写昭君,而是从个人角度去解读,更具人性的光芒。
“君不见咫尺长门闭阿娇,人生失意无南北。”
自请和亲,远嫁胡地,有什么不好呢?即便在汉宫,又能如何?你不见陈阿娇,即便有汉武帝金屋藏娇的承诺,结果不是一样被打入冷宫吗?
03
—
昭君辞别了汉廷,告别了故土,跟随单于走向了塞北。
瀚海沙漠,北风萧瑟,一路上*沙滚滚,马嘶雁鸣,昭君心绪难平。虽然是主动请行,可是作为一个弱女子,不可知的未来一定让她忐忑忧虑。
于是弹奏起了《琵琶怨》,凄婉悦耳的琴声、美艳动人的女子,使得天空中南飞的大雁忘记了摆动翅膀,纷纷跌落于平沙之上,于是便有了“落雁”的典故。
“燕支长寒雪作花,峨眉憔悴没胡沙。”
无法想象,昭君初到匈奴的感受,虽然贵为阏氏,但完全不同的生活习惯、陌生的环境,也一定有着难以言说的苦楚。
据说昭君嫁给单于的时候单于已是五十多岁,青春恰好的昭君内心深处也一定有过不甘与苦楚。仅仅三年后,大单于便留下昭君母子故去,按照胡俗,昭君再嫁单于的儿子为妻,并为他生下了两个女儿,在她33岁的时候,小单于也离开了她,直到孤独终老,她再也没有回过汉朝。《昭君》
明.孙蕡
莫怨婵娟堕胡尘,汉宫胡地一般春。
皇家若起凌烟阁,功是安边第一人。
她把青春与生命都留在了大漠深处,她以一个弱女子的智慧与果敢,赢得了匈奴人民的爱戴,他们把她比喻为大漠匈奴的甘泉。阏氏妇女学红妆,她带来了汉朝先进的科技文化,带来了美丽与文明,更带来了爱,温柔了金戈铁马的边塞,使得汉匈边塞保持了六十年的和平。04
—
埋葬她的坟茔,依然还在,那里草色青青,岁岁年年,葳蕤着远嫁女儿的芳颜。
昭君,在塞外,她一定是想家的,她想起了故乡秭归的香溪,想起了童年山野间奔跑,想起了初入汉廷的好奇与迷茫,想起了寂寞宫廷的豆蔻年华,想起了辞别君王的泪湿春风。
相识已是太晚,作别又是匆匆。
那位她曾经期待中的大汉天子,潇洒儒雅,她看见了他眼中的惊奇与不舍,他有后宫三千,即便此时欢颜宠爱,又能怎样?后宫中君王的恩宠是最不能倚重的,来的快,去的也快。
她不知道,如果没有自己自请出塞,他是否会看见她盛世的美颜?或许,也会有一天,风流天子也会偶然邂逅临幸,或许,就在这深宫里寂寞终老。她不愿意这样蹉跎大好年华,所以,当听说普选出塞的消息的时候,她还是决定试一试。
她没有想到,自己以样的方式见到天子,留给他了一帧华美的背影从此远去。她没有回头,她把曾经的孤独、不甘、没有温度的汉宫岁月永远留在了身后,她蹬车远行,她不知道等待她的是什么?
她愿意让自己活得更有意义、更有生机一些,她不甘沉浸在后宫莺莺燕燕的角逐,她宁愿把自己放逐在一个充满未知,更宏大的舞台,去接受挑战,也接受命运的成全。
她张开翅膀,像一只鸟儿,飞向了广阔的漠北,她的勇敢、魄力、智慧,成就了千年史册上一代美人的绝代风华。
05
—
我又一次去了长安,没有寻见彼时的宫廷,也没有遇见绝代的昭君,只聆听到了一曲琵琶《昭君出塞》,声声铿锵、款款回首。
我试图找到一点儿她的痕迹,终于在一册线装古书中与她相遇了,那是杜甫的《咏怀古迹》: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昏。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马上传来的琵琶声声,清冷而孤独,那是昭君思乡的泪水在滑落,马背上那一帧娇媚的背影,勇气与智慧为她度上了耀眼的光芒,这光芒照亮了几个世纪的天空,也让她超越了美丽而站成了丰碑。长安远去,它属于古代的中国,那个时代的故事也消散于了历史的烟尘之中,只有一支出塞曲,缭绕千年而不朽。
我的新书《巴西:回望地球另一端》年8月中国书店出版社出版发行,热卖中。
京东、北京图书大厦、王府井书店、中关村图书大厦、亚运村图书大厦及中国书店出版社官方微店等均有售。
END如果喜欢请点在看
如有共鸣欢迎分享
作者简介
王玉,著有散文集《玉与君说》、《从里约到欣古--旅行纪实》(中葡双语)、《巴西:回望地球另一端》。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