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很少会因为生活的磨难而落泪,却常常会因为感动而泪流不止。那是因为,那个被称为善良的品质,它在某一个瞬间柔软了我们的内心,也更在某个时刻,温暖了我们整个的心灵世界。
01
—
这个时代,忙碌而喧嚣。世俗意义上的成功常常让我们不顾一切地朝着既定俗成的目标去努力地奔跑。大多的时候匆忙的脚步跑得过快,以至于在过程中丢失掉了好多美好的东西,那些其实是我们最应该坚守的素养,或许,我们应该等一等那个没有跟得上的灵*。
这个时代,有无数个耀眼的标签,它吸引着我们竭尽全力去追逐获取。追逐中的一切都是闪光的,而善良,却常常成了一个被遗忘或者被轻视的品质。在一个无所畏惧,缺乏信仰的社会里,善良或许真的找不到适合栖身的土壤了。事实真的如此吗?
去年冬天的一个下午,我乘坐地铁4号线前往圆明园采风。这条线或许是这座城市最为忙碌的线路,汹涌的人潮随时可能挤掉包包与鞋子,拥挤的车厢在高峰期间,常常让人们的身体与目光无处安放,能够找到一个角落站立即是万幸,何敢奢望有一个座位?
车行至灵境胡同站时,上来一位衣衫褴褛的老者,手里提着两三个鼓鼓囊囊的行李包,看样子是从外地进京务工的,身上的衣服沾满了油漆的污渍,旁边的人有的开始有意识地躲着他。
老人无处依靠的身体随着疾行的地铁在不停地晃动,车厢里,没有人,愿意起来为他让出一个座位,因为实在太拥挤了。
我站在角落里,暗暗地为这个瘦弱的老人担心,担心一个紧急的刹车,他就要摔倒。
此时,拥挤的车厢里,一声甜美的“您来这边坐吧”的声音忽然响了起来。老人颤颤巍巍地用疑惑的目光看了过去,是一位梳着马尾辫的20多岁的女孩子在向他示意。或许是不好意思,或许是不敢相信,老人迟疑地没有动。女孩子见状,穿越拥挤的人群走向了他,帮助他把一个大包也带了过去。
老人在女孩的帮助下终于有了座位,一直在用陕西方言说着:谢谢娃,谢谢娃。而旁边的那个人高马大的中年男人,却向另一边靠去,或许是有些嫌弃老人身上脏兮兮的衣服。
女孩安顿好老人就找了个小角落,用手紧紧地抓住摇晃的扶手,安静地站在拥挤的车厢里。
那一刻,我忽然觉得,角落里的女孩有一种动人的光彩,这种光彩让整个车厢都温暖明亮了起来。她原本普普通通的五官,在车厢柔和的灯光下,也有了一种别样的圣洁与美丽,我知道,这种美丽叫善良。
02
—
孔子的弟子曾子说:“人而好善,福虽未至,祸其远矣。”孟子也说:“人之初,性本善。”
善良,无论何时,都是一种美好的品质,更是我们最好的修行。它立足于道德之上,它温暖着孤独,也慰藉着生命。
善良,常常会让人感动,它会让一个普普通通的人,焕发出动人的光彩。它与学识、地位、权力、金钱都没有直接的关系,善良,它仅仅关乎品质与素养。
一个普通人的良善可以温暖他人,而一个有一定地位或影响力的人的善良与修养,却可以照亮他身边所有的人,通过他,让你看到世界的美好。
在这个纷杂的社会里,人与人之间无形中隔着一堵厚厚的墙。有时候,人们像冬天的刺猬,为了取暖,想要靠拢,为了自保,远远地隔离。你会发现,随着年龄的增长,有时候想找到一个能说心里话的朋友的确变成了一件困难的事情。
我们像一只蜗牛,带着层层的外壳负重前行,外面世界的枪林弹雨,让我们不敢轻易卸下厚重的外壳,曾经柔软的心,不知何时渐渐变得坚硬而粗粝。这时候,能够让我们卸下盔甲,心生暖意的,一定是内心深处的良善与真诚。
你在无意之中给予他人的帮助与温暖,会幻化成了他人精神世界的一座高峰。一个人会因为自身的素养,活成了另一个人精神世界里想要却无法抵达的模样。03
—
善良,它更是一种仁爱,它在一言一行中展现出来的是我们内在的品行。一个善良的人,他或许没有超人的智慧与能力,但他一定有一颗柔软的心与博大的情怀。
同样,一个拥有高学历或位极权重的人,如果内心丢失了善良与真诚,被虚伪、险恶充斥其中的话,那么,即便再有能力,他的精神世界一定也是满目疮痍,不堪重负。
无论社会如何发展,无论人性多么复杂,相信善良,始终是人间最美好的品德。
真正的善良,它会让一个人从内而外散发出温暖的光芒,如琴音拨动心弦,奏响最动听的乐章,如山泉清澈透明,涤荡尽生命的尘埃。
其实,我们每个人内心深处都有一片柔软的土壤,我们在那里种植善良与仁爱,在那里邂逅那个最真实的自己。在那里,坚硬的心灵会变得柔软,在那里,内心的栅栏会缓缓打开,在那里,你会看到那个自带光芒美丽的自己。
善良不分大小,关爱身边那些需要帮助的弱势群体是善良、他人危难之中哪怕是微薄的雪中送炭也是善良、甚至是拥挤的地铁上一个简单的让座也是善良、又或许,以自己的言行去影响抚慰一颗受伤的心灵也是善良。
你可曾想过,自己无意之间一个小小的善举与帮助,就会在他人的心田种下了光明与温暖,更播撒下爱的种子。
人性都有两面性,每个人内心深处都有善与恶的两面。人无完人,我们需要有一颗发现美的眼睛,去挖掘每个人身上的善,更需要有一颗豁达之心,去包容他人。与人交往,我们不必盯着别人的缺点而愤愤不平,或许应该学会多多发掘别人身上的闪光点而加倍珍惜。那样,才会发现,善良其实是无处不在的。
人是一种需要获得认可的生物,我们常常需要从别人口中寻找自己的定位。而我们的品行与素养,便是我们行走的名片。它或许不够耀眼、或许也很卑微,但只要镀上了善良的光芒,那便会闪耀出动人的光彩。
人与人本质上没有区别,真正的区别在于灵*的深度与善恶。善良是潜藏在内心深处最美好的品质,上天也会选择那些真正值得拥有的人,把它馈赠。
一个拥有高学历的博士与一个没有知识的农夫,在人性的天平上都是平等的。善良有时候并不与知识同行,生活中有许多高学历的人却做着与他们的学识不相匹配的事情。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很少会因为生活的磨难而落泪,却常常会因为感动而泪流不止。那是因为,那个被称为善良的品质,它在某一个瞬间柔软了我们的内心,也更在某个时刻,温暖了我们整个的心灵世界。
这个世界,没有什么是无价的,但善良与真诚却一定是。
如果这个世界还有什么是值得坚守的话,那一定是善良,它或许是人性最后的救赎。
END分享到朋友圈也是一种赞赏
作者简介
王玉,自由撰稿人,年出版散文集《玉与君说》;年参与巴西文化部“从里约到欣古旅行纪实”的写作,以葡萄牙语与中文在巴西出版《从里约到欣古--旅行纪实》,该书是第一本以中文写成的深入巴西腹地的旅游文学著作。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