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佛手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ldquo浠水隐者rdquo谢炳
TUhjnbcbe - 2021/2/22 10:33:00

陈润商业观察与商业世界死磕

万病皆可心药医。

久居车马喧嚣、雾霾笼罩的都市,被钢筋混凝土的高楼锁闭,如笼中囚鸟,像个百病缠身的病患。故人如妙手回春的良医,故乡是治愈游子怀乡的良药。

千里万里不如你,故乡!冬日艳阳中,从武汉高铁站一路驱车狂奔,穿过浠水县城,往洗马镇堰桥方向蜿蜒慢行。谢炳煌驾驶丰田霸道轻车熟路,眼神坚定的望着前方,兴奋中带着点迷惘。

创业难,在农村创业更难,以传统方式种植山药难上加难。一路叙说创业维艰,这位坚韧执著的青年人欲说还休,孤独远行的道路越发艰险,他不敢,更不甘。我懂他的心思,一针见血道:“早知道今天这般艰难,当初你打死都不愿回故乡种山药。”他无言,算是默认。

进退两难之际,谢炳煌让我请几位故乡才子贤达前往种植基地参观,既希望出谋划策,也算完成心愿:请我们这帮神交已久的文友尝一顿山药宴。

过去几年,谢炳煌已经投入几百万,如果他不再种植,这种流传近百年以传统方式种植的佛手山药将含恨告别历史。换句话说,这可能是最后一顿山药宴。对于吃货而言,不知其生长,未知其消亡。如果错过故乡的绝味佳肴,这该是多大的遗憾!

千里大别山,山清水秀几百年。一品山药宴,青春作伴邀神仙。

堰桥乡与蕲春县交界,翻过一座山头就算出县跨境。蕲春因医药闻名于世,明朝医药学家李时珍举世闻名。堰桥也有种植药材的传统,年龄稍长的人多少都懂一些中药偏方,谢炳煌说,小时候随便在山上走几步都可能踢倒几棵草药,身患怪病、重病的孩童靠偏方康复生还的故事不胜枚举。

这里是大别山余脉三角山深处难得的一方净土。下车漫步在乡村水泥路上,暮归的老牛在弯曲山径中走过我的童年,蓝天白云伴随夕阳在池塘中洒下倒影。抬眼远望,路旁的沙田里到处都是山药成熟后枯萎的枝条,几位农民老哥老姐正蹲在田间翻挖收获。

老哥每一镐头下去都小心翼翼,生怕挖断深埋地下的山药。老姐在旁边用手耐心除掉包裹山药的泥土,理顺根须。这是辛勤劳作一年的奖赏,他们视若至宝,“比人参还要金贵。”

谢炳煌对于佛手山药的医药价值赞不绝口:“市场里百分之九十都是菜山药,并无药用价值。铁棍山药有药性,可市面上人工培育的假冒太多。佛手山药比铁棍山药还要金贵,是山药中的极品,药效是他的两倍。”他意味深长的笑着说:“佛手山药不仅健脾胃,而且强身健体,男人吃了尤其管用,晚上你们吃完就知道效果了。”

谢炳煌回故乡种植山药的念头就源于朋友一次患病。几年前,老朋友陈文兵患肾脏炎,医院看病医生都劝他多吃山药,无需抓药,吃了一段时间山药之后果然痊愈。谢炳煌胃不太好,医生也总是建议他多吃山药,或者药方里添一味淮山。他觉得这是好东西,将来必有大市场。

后来回乡寻找投资项目,地方领导推荐濒临消失的佛手山药,他两眼放光,拉上陈文兵一起创业,撸起袖子就干起来,而且开工就是几百亩。

“我爷爷生于清末民初,其实他当年就种植佛手山药,”谢炳煌回忆道,“我小时就见过,如现在一模一样。”佛手山药相传为“禅宗四祖道信”在鄂东杂交培育而成,因形状似手掌而得名。虽样貌奇特丑陋,但口感粉糯绵软,药用价值极高,在当地一直有人作为药材小规模种植。

上世纪末,*冈某地将佛手山药大规模种植,但因为使用丰产防病手段,让佛手山药失去原本价值,甚至因污染物超标成为“*药”,品质下降,价格低廉。

谢炳煌决定用最传统的方式种植祖辈留下的珍宝。从选地开始,他严格检测土壤,送到武汉的农业科研机构检验,请专家把关。在种植阶段,严格用豆饼、菜饼等生物肥,绝不使用化肥,严禁药物除病。

由于佛手山药非常耗费地力,汲取天地精华势必损伤土壤,谢炳煌只好“种一休三”,同一块田种一年佛手山药得休养三年。同行的资深媒体人严强华老师说:“按常理分析,对土壤损耗这么厉害的农作物,营养价值肯定很高。”

如果定位不准,好产品未必有好市场。谢炳煌对于自己种植的佛手山药品质信心十足,但对销路却有些发愁:“用浠水话说,我是把豆腐盘出了肉价。”言外之意,他为了提升品质不惜成本投入,最后导致定价高出市场预期。“菜市场的山药十块钱卖好几斤,可我要是按这个价格肯定血本无归。但老百姓不理解。”

显然,佛手山药的渠道不是菜市场,消费者也并非寻常百姓家,而是对生活品质有追求的新富阶层。谢炳煌通过互联网和朋友口碑的方式进行试验,过去一年也销售出好几万斤,在熟人圈和老乡群体中建立起一群“粉丝”客户,只是运输有些困难:“为了保鲜,直接装箱快递,但途中难免折断,虽不影响食用,但还不够完美。”即便如此,外地朋友能尝到佛手山药,也不在意途中的磕破折断。

从田间归来,落日西沉,倦鸟归巢,华灯初上。我们在接令桥村谢家湾吃晚饭,这里是谢炳煌的老家,主家是他的大哥。两张八仙桌坐满一起参观的朋友,用山药做成的各样美食令人垂涎,洗马镇农家自酿的土酒醇厚甘甜,有人喝出茅台的酱香味道。我吃了几口山药,舀一碗汤,舌尖浸润着小时候熟悉的味道,往事历历在目,回忆喷涌而出。

我是自在如风的少年,在田野奔跑,在山顶歌唱。曾白日放牧深山里,也曾锦衣夜行偷瓜果。如今我还是自在如风的少年,在城市奔波,在乡野闲坐。曾书写商业兴衰史,也回望故乡梦里人。我不受约束,只为美好的事物浪费并不宝贵的时光,在并不自由的自由职业状态中寻找诗与远方的田野。

我愿意为田野讴歌,为还坚守在农村的创业者赞美。无论从情怀还是商业角度,我都希望谢炳煌能够坚持,不必放弃,既然选择佛手山药种植这条比登山还难走的路,就注定风雨兼程,昂首前行。

我愿为佛手山药代言,那天晚上,我以醉酒的方式表达快乐、开心与满足。

我不愿这是最后一顿山药宴,更不愿朋友故旧错过这道美物。

谢炳煌有个。欢迎吃货去撩。

1
查看完整版本: ldquo浠水隐者rdquo谢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