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佛手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七非佛学若于转处不留情,繁兴永处那伽
TUhjnbcbe - 2021/2/23 13:09:00
-Saying:九期《生命大自在》.0课程于去年0月在峨眉山普贤菩萨道场圆满!

.0课程的热度从线下传递到线上,有近位学员参加了线上峨眉山站.0网课的学习,参与学习的小伙伴儿们,或心开意解,或生活、事业、人际关系、婚姻家庭发生巨大改善,有更多小伙伴儿在修学中清晰生命见地,深入般若自性…

七非先生受邀亲临共修结营分享会,本文为七非先生在此次结营云分享的讲话,一如既往的鲜活又透彻!在此,分享给大家...

刚听到学习代表和助教代表的这些分享,五光十色。

确实是从主持人到学员到助教,几乎全是女性,还好等到了阿源出场。

听的时候我就在想,这主持人怎么安排大家分享的时候,不能男女等比例啊?这是玩笑话。

因缘如此吧。

这个世界现在真的是女性更多崛起的时代。老话也说一个家里一个女人好,好三代。

这话其实是说给女人听的,实际上一个家里谁好了,都好三代。

因为三代就是过去、现在和未来。

也就是自己的承上启下和自我表达。

0

[发展]我们最后能留给别人的是什么?不是自己简单地说了什么,不是自己简单地做了什么,不是自己掌握了什么。最后人和人之间形成最有效互动和共振的,是切实的感受。人其实是活在感受里的。这就是刚刚我们有学员说,不知怎么了家里就变了,是因为自己变了,给人的感受变了。你给别人的感受变了,别人给你的回馈肯定就变了。今天在我们群里面,也有人在问另外的问题,说怎么去摆脱一些很困顿的生活状态,好像自己理也明了不少,但还是没有摆脱,还要等待一个时间等等,问我的看法。我说非要我说,就三个字“恭喜你”。可能我们的群友听懂了我恭喜的意思,也可能没有完全理解我恭喜的意思。如果说事儿,那只有倒行逆施处才是自己能够解脱的地方。所以越是让自己难受困顿的地方,在那里看看自己的执念在哪儿,放放执念的生,其实都和事情的呈现无关的。念上不执了,马上一身轻松。这个一身轻松,我们经常以为是个比喻词,说的好像只是心理上的放松。不是的。这个一身轻松,是实的。你的经络血脉,都会从这个当下开始一段新的编程,卸掉一些旧的包袱,完成更好的自我整理。就好像我今天看到一个资料,说人体的一些表层细胞基本上2天会做一次自我更新,然后7年的时间,整个人全身上下每一处细胞都会完成更新。那这里其实就会产生一个问题,如果把你全部更新下来的旧细胞重新组合成一个人,和全部更新成新细胞的你,到底哪个是你?这其实是个挺有意思的思考。佛讲法也是这样,七七四十九年。沿着地水火风空识性这七个性,把眼耳鼻舌身意识这七根的执都破掉。

破掉就要转身升级了。

你们女性是我们社群的主力,女性表有,佛讲法四十九年,女性生理周期一般也是到四十九岁以后开始发生根本变化,这就是要在这儿希望大家能完成一个转身、一个转化、一个突破、一个超越。

放在我们的传统文化里,接近的说法,就叫“五十知天命”。

所谓知天命,天者行一个“健”字,是自强不息之道。这就是要我们知道自己的生命本愿是要不断向前发展而不驻足的。

所以看清自己本来的这种不住性、突破性、超越性、不断发展性,甚至是不留情性,就基本重要。

如果能看清这些基本,那这世间的各种纠缠在意,你还会真的那么放在心上吗?

举个例子,一个女人怀一个胚胎,0个月之后都要把孩子生出去,并且用剪刀剪断脐带。你就知道,一个母亲的母爱再伟大,其实很难会大过这0个月。再爱孩子视若心头肉一体无别的母亲,也不会还在肚子里继续养孩子的。到点了,就必须要把孩子生出去,然后剪断脐带,由生产阶段进入养育阶段。

这才是真正的母爱,真正的慈悲,是明取舍、知进退、懂发展而不驻足的。所以就知道为什么困顿我们的从来不过都是自己多余附加的妄想、执着、臆造、贪求...

02

[转身]世人总想抓住一种状态或者某种条件,让自己始终幸福。其实一个始终幸福的人生其实会毫无真正的幸福感,因为幸福是靠不幸福参照对比出来的感受。这也是我恭喜我们群友的另一个角度。“福兮祸所倚,祸兮福所伏”,越是痛苦的地方,越是执念深重的地方,只需一个转身就一定能发现等量巨大的自在和快乐。我们的自然性、基因性决定了我们在生命成长的每一步上,都在破格转身。所以我们会从受精卵长到今天,会从幼儿园升级成大学生,会从过家家进入真的家庭生活...这种看似被推着走的被动发展,本质其实是主动性的,只是我们往往会识别为被动向前。如果我们能从习气的被动接受,转身成为主观意识的主动拥抱,由主动拥抱再回归于平常随顺,那就如同我们刚刚有群友说的,你就会领会到每一个当下的事物发生点,就都是一个圆相。这个圆相具足阴阳两面性,具足十方的平等发展性。呈现出来有得就有失,有进就有退,有幸福就有不幸福,同样有不快乐就一定有快乐...这个圆相就是如此呈现的,同时具足两面性,这些不断发生的圆相就形成了你的生命的螺旋上升图。这种在参照比对中所形成的平衡发展,恰恰就是你生命的自然发展节奏。再比如,可能某个阶段你深爱某人,到了下一阶段就不再爱了;原本你很在意的事现在变得不在意了;原来你喜欢的某种生活状态,现在觉得索然无味了...这其实都是你在去超越你自己,在平衡中发展,其实没有坏处。所以难在能不能放下自己的执念,别去算计里面的得失,你没失去过什么,因为你也从没真的得到过什么。你在健身房里面和器械去较什么真儿?和你的汗水去较什么真儿?和你经受力量时的嘶喊去较什么真儿?你真的失去过又得到过什么?无非都是感受,和实现感受的缘相罢了。你一直在向前发展,不断转身不断发展!务必要看透这一点。这也就是永嘉大师说的:若于转处不留情,繁兴永处那伽定。能在转处不留情,这个不留情不是无情,是不留,指的是无挂碍,去留自如。

03

[自信]能随缘平等自在,随缘有力随顺,这背后需要的是一份很真实的自信。现在很多所谓学佛人,包括很多所谓学习身心灵的人,东驰西逐想要实现自己更大的幸福自在,这没有错,但首先普遍自信不足。自信不足是一种暂时性的自我不完整认知,可以被理解,但是不应该被强化。所以一切教育、教导、训导,一切的宗教或非宗教,如果其本质是加重人的不自信,那都不是佛法,甚至不能说是善道、善法。这也就是祖师说的:着相修行,皆是恶法,非菩提道。恶法的意思,首先是二法,心外有法,心外求法;第二,基于心外求法,一定建立不起真实自信。刚刚群友也在分享带孩子的故事。其实我跟你们把话说透,你只需要问问你自己,你会不会让你的生活,活成你的上一代或上两代人当时的物质情况、社会情况或者就叫生存的基本情况?你会不会让你的生命活回过去的状态?你不会的。看清楚了你自己不会让自己活得比上一代差,那你就彻底地放心,你的下一代横竖也都会比你活的强。你越是只想给他一个安全感,或者让他活在你的安全边界里,那他就永远不会活得比你好。你越是少管少操心,放心好了,他看着你活的样子,打死他都不会让他自己活得比你还差劲,你放心。所以教育上有什么真的问题?有什么真的烦恼,有什么真的焦虑?有什么真的忧愁?当妈妈的真的如己无别地爱孩子,就不会0个月把孩子从你自己的身体里拿出去。你不能再容忍怀胎十月之后的生命还在你身体里,如果那样他死了你也死了,你不会让你自己死的,他也不会想死的,所以到时间,你必须把他弄出去,他也要想办法钻出去。弄出去之后的脐带一直还连着,你俩还是个死,所以你必须剪断它,让你们彻底分离。如果你真认为你们俩就是一体的,干嘛做这件事?你为什么不会把自己的心肝脾肺肾拿出去?其实你很明白该怎么选择正确,你的选择其实从来为己利己。

佛陀出生时言道:天上天下,惟我独尊。

这真是透彻!

这个“我”就是从你的狭隘自我,到你的自性本我的一脉相承。

离开自己就不要谈佛法;

离开自信、自尊、自立、自强、自主,自由、自在,就不要谈佛法;

离开你的生命发展、无限强大,就不要谈佛法。

偏离开这些根本处的所有手段,都叫玩票。不管什么形式,毫无益处。

那什么是你的根本下手处?

你从来没离开过呼吸,从来没离开过睁眼睛看东西,用耳朵听东西,用嘴巴吃东西,身体消化排出去...

你从来没有离开过身语意的行持,所以佛法就在这里!

佛法从来就在你的身语意处,就在于你能不能让自己在每个当下收获更圆满更广阔的自由。

身自由、语自由、意自由,这就是实的。

这些跟你到什么地方有关吗?

跟你去膜拜什么形象有关吗?

跟你捧着经书搞思维搞幻想有关吗?

就在每一个呼吸、举手投足、扬眉瞬目、身语意发生的当下,这就是在根尘关系里觉悟。

基于根尘关系真实入手,去发现不同层次的生命自由。

去发现原本你还可以干出很多匪夷所思的事。

去发现不只在广阔的维度上,还可以在深邃的维度上发展生命的很多层次,发展这些层次的力量,也被称为“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力量。

这是很好玩的一件事。

04

[自由]我前两天做个梦,好像是去参加一个社会上非常高规格的活动。参加那个活动要过一个类似安检的仪器,它会自动给你身上加几根绳子一样的东西,似乎是活动现场对参与者的一种安全保护和仪式。那几根绳子捆到我身上,哎呦把我难受的,而这几根绳子跟活动本身并没有直接的关系,所以我在梦里就把绳子“啪”全部挣开了。然后参加活动的其他人,他们很多都捆着绳子。我不仅挣开了,还跑到主席台上拍着桌子说:“要办事就办事,不要先加这么多束缚,这和办事根本就没关系,这是一种不必要的礼节或者观念的束缚。”就好像我们现在做很多晚会活动,欢乐是本,结果到最后变成了必须小心翼翼、紧张兮兮,彼此之间从衣着到你的手势,到你戴的手表,到你拿的手杖,到你戴的丝巾,全部都得合乎晚会的状态,才能和大家发生交流...这就容易失了欢乐的本,变成了多余的事。可能在梦里我是奔这个本去的,所以我就拍着桌子发言发飙。结果很好玩,活动最后说其实捆绑是一个测试,我这样勇于挣脱束缚的,才是活动真正最合适的对象...大约是这么一个梦境,很好玩。分享这个梦,其实也是想让大家不要忘记什么时候都不要失了本!切记“但得本,不愁末。”离开快乐的本,那就是颠倒;离开逐渐强大的本,那也是颠倒;离开随着一切的因缘收获更大的自由、温暖、自在、自他快乐的本,还是颠倒。一切缘相呈现的目的都是如此,是提醒你超越颠倒。在一切缘里,不区分你是结婚还是离婚,你是生子还是丧子,你是赚了钱还是赔了钱,你是成了事还是败了事,跟这些相都无关。这就像看一场电影,英雄打怪兽,打赢了是英雄的胜利,打败了总结经验教训继续战斗直至胜利。这还是得便宜,所以叫“顺逆皆方便”。所以各位,提起勇气来,敢于超越自己的执着分别,敢于在自己原本的习气观念处转身,敢于去相信一切缘境来到你的面前,都是为了让你收获自在,绝不是给你增添系缚,敢于突破人情世故、人我是非、观念系缚里面的那些捆绑、纠缠,真正让自己做一个从内而外,自然、自如、温暖、平和而有力量的生命。基于这些,我们再一起向更加美好的生命大自在出发,还有太多的风景等着我们去享受!好,就说这么多。欢迎大家把我们的网课分享给更多渴望自由、渴望力量、渴望自在的困顿的灵*们。谢谢大家!作者:七非先生--一个非好儿子,非好兄弟,非好丈夫,非好父亲,非好老板,非好导师,非好人的有漏之人。图片:部分来源网络本内容版权归发布者与作者所有,如需转载请与平台联系。对未经平台许可的转载、修改等侵权行为,平台保留依法追究的权利。

相关精彩推荐

欢迎收看七非先生主讲的《生命大自在线下.0课程》以一法统摄诸法的《破相论》(点击图片扫描
1
查看完整版本: 七非佛学若于转处不留情,繁兴永处那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