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佛手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太极理论丨太极禅拳论全文
TUhjnbcbe - 2021/4/8 14:40:00
治疗白癜风有什么偏方         http://m.39.net/disease/a_5419408.html

太极心法提示

无中生有有化无,心起念动动缘心。

净静放下守住一,阴阳交合定乾坤。

(一)缘起

松散通空字,祖宗传秘诀;三教儒释道,博大丰厚泽。养生防身用,得益心法功;太极有思想,天人合为一。松是总法门,自然是标准;守住那一点,精神独立出。达摩血脉论,当下直指性;祖师张三丰,天地一诚也。太极不是操,诣在练境界;境界越上乘,全凭做人正。做人讲心念,心正拳自正;太极思维成,受用享一生。

(二)泡桩

拳*归窍定,九节挂准通;

百骸坠落地,脚下生缝隙。

天一可生水,水漫从脚起;

肉身水中泡,掉肉又脱皮。

泡桩一生站,飘浮无重量;

水流落差低,内涵有能量。

脏器掉地面,身是空胴体;

水气如流沙,下注到脚底。

三松才是松,松透求均匀;

用心不用脑,恍兮又惚兮。

四点四线面,内方转为圆;

无中生出有,平台方建立。

(三)阴阳

太极禅心同,人应合天地;

放下能正觉,包住是无极。

一当生出二,二又合为一;

前后两根线,相依动阴阳。

阴线悬于天,头首滑脚底;

阳线穿尾闾,肩肘落腰里。

绕腰飘玉带,断开两分明;

清扬浊下沉,相合为乾坤。

肾松生圣水,心松包寰宇;

圣水腾然起,相融养心火。

天人十字线,上下均守一;

横隔中心所,负阴抱大阳。

孤阴不能生,独阳不能长;

两仪为两面,和合生阴阳。

先天生一点,后天觅机缘;

动静一瞬间,拳缘即孕育。

其大而无外,其小而无内;

妙哉不可言,坚信勿生疑。

护神天门罩,落地水上漂;

三尺绫罗衣,伸缩随心意。

天环对地环,知白亦守黑;

统天入一袋,黑洞深无底。

青松观蓝光,翠柳漂紫气;

法门百千万,入道各有门。

修维证神明,中正人安舒;

这般若练成,可登殿堂里。

(四)修身

修身如何修?练拳有规矩;

宗师传《十要》,贯穿拳架里。

胸中放佛光,无脚踏太极;

伟岸一棵树,舒心立天地。

头脚均洞开,地气通天际;

四面观照到,守中不可离。

三点一条线,脚板踏均匀;

卷臀翻小腹,胯松且水平。

走站有坐意,尾闾意落地;

凹落出胯沟,劲含四窝里。

龙脊活如链,鼓荡一股气;

六点心意动,四肢出巧力。

每动有一松,中线动脚步;

弓步弓到位,虚步要虚足。

脚踏二四点,涌泉地分离。

肘张胸开阔,左右开夹脊;

转腰须锁胯,胯锁如磐石。

双臂缠若绵,两手走劲点;

四肢筋连骨,臂长手摸地。

动手先想肘,撤肘四十五;

动脚先想膝,松膝脚轻灵。

万物要上手,三圈成整体;

腰圈系肩胯,动步循五行。

八法八方劲,动行动尾闾;

手行松落中,正隅护八门。

太极不用手,脚下漂着走;

手在意念中,浑身千佛手。

脚走平台上,周行不破圆。

僵硬一条棍,大力打小力;

精细化拙力,身柔一团泥。

针尖对麦芒,不丢便是顶;

错开锋芒动,曲线调重心。

两手变一手,两脚为一脚;

周身全对称,身匀除双重。

有错找自身,不要怨别人;

练拳去三病,太极可练成。

(五)化发

凡动皆是意,心意通天眼;

旋转升降气,催促动肢体。

强弩之末道,通变反之用;

只一而成功,二三是败绩。

千般太极球,涌动气道里;

意气贯四象,收放任自由。

左右换腰眼,多维出三角;

要点为要面,三角打一点。

大椎连两梢,担着两山走;

两山大开合,呼应在胸间。

搭手留空间,开合两张皮;

胸空含苍穹,迎进又送出。

一点四周空,意在缥缈中;

逞强耗内气,弱者道之用。

四肢缩进壳,六心摸大地;

接手分敌我,狮子滚乡球。

天平秤两点。五十各一半;

意动中间点,化发任方便。

对方发来劲,力不过手腕;

弧线牵劲瞳,一圈劲还原。

射箭拉弓弦,弦动箭射的;

处处有中定,对称且统一。

设点留意念,点是任意点;

心意去何处,我知人不知。

倘若被擒拿,舍掉全送人;

意向飞高远,警报可解除。

胸中存止水,心术放正中;

心动在至阳,动则有妙用。

平台万千层,高设可升降;

留内能防守,放出可打人。

元素神意气,衍化意识力;

意念是能量,射线穿时空。

真心和妄习,实有相无形;

练到此境界,始得太极功。

(六)养心

练拳为养身,养身贵养心;

外练筋骨皮,内练精气神。

用意不用力,三合化神奇;

以神化心意,心意为虚空。

以意化内气,内气潜然生;

以气化周身,周身气机盈。

内气循经脉,导气冲关穴;

天门连足心,自然通气息。

年幼习太极,趁早修秉性;

长成栋梁柱,依托在心志。

朽木可雕矣,逢春细呵护;

返老还童功,童心勃生机。

韩信忍钻胯,张良勇退身;

乞丐有活法,皇上也是人。

来去本是空,虚无通幽径;

跳出三界外,但求清净心。

行拳穿云雾,缥渺无形象;

周身一团气,恰似仙境里。

采真气灌顶,纵向通三脉;

练云气绕身,横向旋七轮。

老子有《道德》,佛陀有《心经》;

五祖识高徒,神秀和慧能。

太极本练无,有在无中生;

有形化无形,反璞须归真。

(七)境界

天地当平台,开胸修德性;

去掉贪嗔痴,心亮眼清明。

大道隐于世,修道度众生;

万物无差别,偌大包心容。

经天观星汉,自身一尘粒;

纬地敬厚德,参禅修境界。

大彻又大悟,通透无自身;

见得一精灵,不生不灭性。

容光留笑意,常生欢喜心;

般若大智慧,道德入玄门。

人生多滋味,全在心太平;

此法久练矣,养生造诣深。

后记:

献给恩师的书

深受人们喜欢的太极拳,可谓博大精深。在博大精深太极文化面前,我只是一个渴求更多知之的老学童。

中华太极拳,不仅仅是一种拳术,更重要的是一门让人难以穷尽的学术。学练太极拳,我是当作学术来研究的,这是一种追求。从起心动念始,时至今日,不知花费了多少个日日夜夜,才写出了这部五言句的《太极禅拳论》。不过,犹如沱沱河,这仅仅只是涌动奔淌的长江源头。这个源头,有过迷茫,有过回流,但它终会归海朝宗,善得正果。

《太极禅拳论》,也许,它是一部天书;其实,它是一部真书。它的全部记录,是我师父布道时的睿智思想,也是我自个学道过程中的真切感悟。它蕴含着许多密不外传的珍贵信息,接力着中华民族文化源远流长的传承。它是太极文化中精华的儒释道三家思想水乳般的和谐交融;也是太极文化中经典的传统版和现代版拳理拳法的浓缩升华。当然,这仅仅是升华中的又一个起点。

天地君亲师,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序列,道法自然,东方不败。歌词曰:“没有天哪有地,没有地哪有家,没有家哪有你,没有你哪有我······”。一种极为朴实的语言,表达了我们龙的传人一脉相承的情结。这种地久天长的情结,几千年来,繁衍出了我们的民族文化。它独有,灿烂。太极文化,就是其中的一支奇葩。

情结铭记,感激没齿。因此,请允许我谨以一颗虔诚之心,将这部书奉献给我的三位恩师,归元寺著名高僧昌明大和尚,杨式汪脉王殿元大师,著名杨式太极拳大师傅声远师父。他们可亲可敬,是我心中的神灵!

弟子大德悟寿

年12月18日初稿

年6月18日定稿

原创文章,欢迎转载,标明出处!

太极●大德悟寿

传播

交流

分享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太极理论丨太极禅拳论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