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一个刚入坑的朋友给我打“救命!我有一盆肉肉刚端起来就掉了一地叶子……”
看了她拍的照片,我问她:“两个消息,想先听好消息还是坏消息?”
“先过坏日子,再过好日子吧。”
“坏消息就是,你这盆肉肉要挂了;好消息是,你将会拥有一堆新肉肉……”
其实朋友这盆多肉是白牡丹,掉一地叶子的原因是黑腐了,这也是多肉掉叶子很常见的原因。解答完她的问题,我觉得有必要韶韶多肉掉叶子的事儿了。
多肉掉叶子有几个主要的原因。
一、新陈代谢
所有的动植物都会新陈代谢,比如我们掉头发,狗狗掉毛,树会落叶等等,多肉也一样,这是自然规律。
正常新陈代谢的多肉掉下来的叶子都是最下面那些已经干瘪发硬了的,有的轻轻一碰就掉落了,这说明这片叶子已彻底完成使命,叶柄和植株连接处已形成愈合组织。
如果叶子看上去已经变得桔*,但无法轻易拽下来,说明愈合组织还没有形成,叶子还和植株长在一起,最好不要硬生生揪下来,以免形成伤口,引发黑腐。
正常情况下,老叶片代谢和新叶片生长会保持平衡,如果代谢速度过快,就要注意,有可能是出现了异常,使得植株不得不消耗正常叶片来维持机体存活,要检查是不是根系出了问题(过干或过湿),或都生长环境不良(日光曝晒)。
二、出了问题
多肉如果发生了黑腐、化水、煤烟病、介壳虫感染等病虫害症状,叶子就会从叶柄处开始发黑或变得透明或扭曲,轻轻一碰就会掉落。
发生黑腐或化水,发现得早的话,还来得及把没感染的茎和叶片切下来扦插,发现得晚,叶片也感染了,就得全扔了。
有的多肉比较聪明,善于为自己留下后代,比如前面提到的朋友的白牡丹。白牡丹发病后,会拼命给叶片创造继续生存的机会,这时,它的叶片会在被感染之前就变得非常容易掉落,掉下来的叶片可以重新发芽,长成一株新的白牡丹。所以,我告诉朋友虽然有坏消息,但也有好消息。这也是我自己的亲身经历,下面是我一盆已经呜呼的白牡丹留下的后代,随便找个地方一扔,就长得一丛一丛的,不知道长大后怎么安置这么多肉肉。
三、环境变化引起的应激反应
植物的生长环境忽然发生了大的变化,在没有适应新环境的时候,植物会通过收缩自己、保存实力的方式,让关键部位能度过难关,这就是应激反应。多肉在这种情况下,会消耗下面老叶片,保存新叶片,表现为掉叶子。
四、品种原因
既然多肉的叶片能长成新的植株,那么有的多肉为了多子多福,就会想方设法扔下一些叶子,比较典型的是紫米粒和落叶生根,简直就是不碰它们,它们自己就一朵朵往下扔子孙。对这种狡猾的肉肉,如果你不想养太多,你纠结的就只是怎么控制它们的数量而已,否则就完全不用管它。
五、水浇多了
一些肉肉在喝饱水以后,叶子会变得脆弱,即使是新鲜叶片,也能在不经意间轻轻一碰就掉了。这种情况下,就要注意是不是水大了。
六、休眠
休眠是多肉应对极端气候时采取的措施,在休眠状态下,根系几乎不再输送营养,植株依靠消耗老叶片来维持生命,被消耗的老叶片最终会掉落。休眠是多肉正常的机体活动,不必焦虑。
其实,对所有正常掉叶子的情况,都不必大惊小怪,我觉得摘枯叶是一件很享受的事,经常会俯在多肉群里,一摘就是个把小时,不但不觉得辛苦,还摘得兴致勃勃,大家也都有这样的感受吧!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