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味西南鱻味河口
“鱻”,古同“鲜”。作家贾平凹说过,人的胃是有记忆功能的。喜欢吃的美食,会在味觉里留下深刻的印象。无论年方几何,无论身处何方,西南味道总是令人心生眷念,而傍水而生的河口,独得江河之灵气,张扬着“新鲜”的魅力。
开渔啦!
又到了吃河鲜的季节,
三江汇流处的河口,
有什么生猛河鲜好吃?
跟着小南君来寻味西南吧!
吃遍河鲜,最忆三水
三水地处佛山西北方,属亚热带气候区,西、北、绥三江在此交汇,大量鱼在此繁衍生息。由于生态环境好,水质优,三水河鲜肉质鲜嫩,闻名遐迩。
关于三水河鲜的奇珍味鲜,民间早有谚语流传——“春边秋鲤夏三黎”,说的便是春天清甜鲜美的清蒸银边,夏天腴美肉香的豉汁蒸三黎,秋天味比石斑的姜葱煀海鲤,每年都引无数乐于尝鲜的人慕名而来。
三水生猛的河鲜每年都引无数乐于尝鲜的人慕名而来。
三水河鲜品种千千万,哪些最能为三水代言?会吃的三水人,早已选出极具代表性的三水“十大河鲜”:嘉鱼、鲟鱼、龙脷鱼、边鱼、和顺鱼、桂鱼、鲈鱼、魽鱼、骨鱼、海鰂鱼,其中又以嘉鱼最为人所津津乐道。
三水“十大河鲜”之一——龙脷鱼。
嘉鱼产于西江流域,以三水所产为佳。这种鱼形似老鼠,鳞片包在鱼肉里,皮鳞相嵌,肉汁嫩滑、味道鲜甜,唐代刘恂称赞它“似鳟鱼而肥美,众鱼莫及”。据传,嘉鱼在明朝嘉靖年间曾是皇朝贡品,更是满汉全席中“嘉官进爵”的主要原料。
嘉鱼。三水区委宣传部供图
在三水的史料记载中,这种鱼还和清朝仁宗皇帝有过一段故事。话说在清朝嘉庆年间,仁宗皇帝南巡至三水,他的厨师发现一种嘴似老鼠的鱼,无人能识,仁宗就将此鱼赐名为“嘉鱼”。
产自三水的*沙蚬。
除了有故事的嘉鱼外,三水的*沙蚬、石缝虾、和顺鱼等也是食客的心头好,它们名声在外,靠的就是一个“鲜”字。
不少店家选择扎根在北江边、西江边,就是为了就地打捞,就近食用,最大限度保持河鲜的“生猛新鲜”。而三水人烹制河鲜时也十分注重突出食材的“鲜”,多采用清蒸的方式,保留河鲜的原色、原汁、原味,令四方食客回味无穷。
“吃遍河鲜,最忆三水。”食客的赞美,三水河鲜当之无愧,于三水人而言,河鲜不仅是舌尖的美味,还是那一抹才下舌尖又上心间的乡情。
河口35年渔村,“鲜”入人心
去哪里可以吃到正宗三水河鲜?不少街坊都会想起位于河口的老牌酒家——泮江渔村。
泮江渔村优美的就餐环境。
开业于年的泮江渔村是三水最早的河鲜酒家之一,至今已有35年历史。泮江渔村原址位于西南河口半江桥边,以前开渔时节,半江桥边停满捕鱼归来的渔船,泮江渔村的负责人总是第一时间向渔民买入最新鲜的河鲜,“鲜”成了他们三十多年来经久不衰的一张名片。
如今,迁到大堤内的泮江渔村依然坚持收购最新鲜的河鲜,把鲜味带到食客的舌尖上。
跟着小南君一起来寻味泮江渔村
↓↓↓
山*皮蒸西江骨鱼:这道泮江渔村的招牌菜以两广特有的水果*皮入菜。骨鱼肉厚嫩滑,骨丝少而质感肥美,*皮酸甜开胃,放在一起蒸十分钟后,饱满的鱼肉里渗入了淡淡的*皮清香,入口甘腴不腻。
清蒸和顺鱼:和顺鱼产于西江、北江等江河流域,鱼身、鱼头、鱼嘴和鱼尾较长,鱼颈拗起,于是又有“拗颈”鱼的俗称。一般和顺鱼都会采取清蒸的做法,最大程度保留鱼的新鲜。泮江渔村的清蒸和顺鱼火候得当,蒸出来的鱼肉质细嫩,鲜味十足。
清蒸石缝虾:石缝虾产自西江,也叫西江虾。这种虾最明显的特点是两只脚长短不一样,这是因为石缝虾生长在石缝中,因为水流喘急,唯有一钳钳住石头,再腾出一只钳来吃水中微生物。石缝虾虽然个头不大,但虾肉爽口弹牙,加上店家自制的蘸料,又鲜又甜。
是不是想立刻来吃?
小南君给你送福利!
“水韵西南”福利派送:泮江渔村9折打折券张
1.使用时间:年7月25日起
2.获票规则:活动从本推文发出即开始。参与者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