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佛手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虚劳不寐,这个方子有奇效
TUhjnbcbe - 2022/6/21 14:17:00
疗效好的白癜风医院 https://wa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体虚乏力者,常见于中医内科临床,是指久虚不复而成虚劳,是气、血、阴、阳亏损所致。在选方中根据辨证而分别给予补气益血或扶阳滋阴。而笔者在门诊中,运用归脾汤加味,治愈了多位长期体虚乏力及不寐者多地求治无效的患者。

1虚劳

患者女性36岁,务工。自诉平时疲乏无力、畏寒怕冷、动劳甚则气短心悸、纳食少而呆、易头晕、睡时多梦而易醒、大便日二次以上溏薄。见面色苍白无神、形体瘦弱、舌质淡白偏润苔白稍腻、脉沉弱无力。

辨证:脾胃虚弱,健运失权

治则:补脾健胃

选方:归脾汤加味

*参12克,白术15克,*芪20克,甘草10克,茯神15克,远志10克,酸枣仁15克,龙眼肉15克,当归15克,木香5克,佛手10克,大枣10克。

7剂,水煎服,日二次。

患者反馈:服后胃纳可,睡眠、乏力、心悸都有好转,再继进7剂,在原方中把木香改为香附以理气宽中,按方服用21剂后诸恙改善而停药,嘱其饮食规律营养,保持心情舒畅,适当参与劳动。

案例分析: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长时间的脾胃虚弱不能够吸收饮食中的水谷精微,易导致气血生化不足,出现心悸疲劳等气血不足之症,故迭进归脾汤,即健脾养血,又开胃益气,致使四季脾旺不受邪。及脾主后天之根本,脾健则饮食增而气血足,古有“补脾胜于补肾”及“久病必补脾,暴病应治肝”之说。

2不寐病

患者男性61岁,不易入睡及多梦易醒多年,近因多日参与体力劳动后更加神疲食少,并伴头晕目眩、四肢倦怠、腹胀便燥数日一行等。见面*少华、舌质淡白苔薄、脉细弱无力。

辨证:脾虚血亏,心神失养

治法:益气补血,健脾养心

选方:归脾汤加味

*参15克,白术10克,甘草10克,当归15克,*芪20克,远志10克,酸枣仁20克,茯神10克,龙眼肉15克,木香8克,熟地20克,夜交藤15克,合欢皮15克。

7剂,水煎服,日二次。

患者反馈:服后饭量增加,睡眠好转,头晕乏力感已除,唯便燥不行三日,上方熟地*易生地*20克,再加白芍20克,以润肠泽津,增液行舟,又开7剂后服完,要求其自购归脾丸成药若干瓶,续服一个月后可停药,三个月后电话回访谓诸证已无,正常参加体力劳动。嘱其注意劳逸结合,避免过度劳作,饮食力求易消化及营养。

案例分析:引起不寐的原因有情志所伤、饮食不节、劳逸失调及久病体虚等,而案例中即是心脾失养而致心脾两虚,*参、白术、*芪、甘草健脾益气,茯神、远志、酸枣仁、夜交藤、合欢皮安神定志,当归、熟地、白芍养血生血,木香、佛手理气疏肝以防药腻滞气,诸药共起健脾养心的功效。因“脾属土,土为万物之本,故运行水谷,化津液以灌溉于肝心肺肾之四脏者也。”“得胃气则生”,以求病治其本,以胃开脾健,则百恙皆除。

归脾汤方剂分析

归脾汤出自南宋医家严用和所著《济生方》中的归脾丸衍变而来。但是严氏的归脾丸又经明代吴县名医薛立斋加入了当归与远志两味药,以增加了养血宁心的功效。

方中四君子中*参、白术、甘草补气健脾,使脾胃强健而则气足血旺,以达到气能统血、生血之功为君药;当归补血汤中*芪、当归补气生血、使气固血充,为臣药;龙眼肉、酸枣仁、远志养心安神,木香理气醒脾,使补而不滞,均为佐药;生姜、大枣调和营卫,为使药。诸药合用,共凑益气健脾、补血养心之效。

临床应用体会

归脾汤作为中医十大经典名方之一,由于组方严谨及功效显著,千百年来被众多医家广泛应用于临床。并且在归脾汤的基础,针对症候的不同而经过适当的加味,在临床中起得了良好的疗效。

1、心脾两虚所致虚劳、乏力、心悸、失眠时可加入磁石、龙骨、牡蛎以重镇安神,定志止悸等。

2、对于脾虚血少的鼻衄、胃溃疡、痔疮等血证时,可加入阿胶、首乌、鹿角霜、墨旱莲等以生血敛阴,补血益气。

3、妇女崩漏,色淡量少,或停经再来,淋沥不断,以及月经过多,伴有头晕、心悸、体倦等心脾两虚见症的,可加入藕节、十灰散、仙鹤草以止血化瘀、行血荣血等。

4、久病体虚的遗精、盗汗、自汗、尿频等,可加入山萸肉、五味子、山药等固精敛汗,益气养血。

5、神情焦虑,性格郁闷伴胸胀胁懑者,可加入柴胡、郁金、佛手以疏肝理气,行滞开郁。

6、慢性咳嗽迁延不愈,痰多清稀伴身乏纳呆者,可加入橘红、半夏、细辛以化饮祛痰,止咳宁嗽。

7、痹痛多年,伴心神不宁、纳呆易醒、面*少华、神情焦虑者,可加入羌活、独活、防风等祛风化湿,行痹止痛。

8、慢性荨麻疹多年,工作及劳累时即发者,伴脾虚纳少,心悸多梦者可加入白藓皮、地肤子、薏米仁以祛风理湿,止痒消疹。

来源:红杏e生

作者:尹于华

立即

1
查看完整版本: 虚劳不寐,这个方子有奇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