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老北京人有这样一句顺口溜“佟关马索齐富南郎”。这简短的八个字即代表了满族的八大姓氏。即佟佳氏、瓜尔佳氏、马佳氏、索绰罗氏、齐佳氏、富察氏、那木都鲁氏、钮祜禄氏。这八大姓氏的背后就是所谓的满族八大勋旧世家。然而,其中的富察氏,又因后代子孙策马疆场,屡立战功,加官封爵,后来,居然一个家族享有八个世职,从而,形成了所谓的富察八大世家。这八大世家就是我们耳熟能详的承恩公家、嘉勇忠锐公家、诚嘉毅勇公家、忠勇公家、襄勇侯家、一等子傅清家、一等男奎林家、云骑尉福灵安家。这也让富察一族成为清中后期旗人世家中的翘楚,并得以屡次与皇族联姻。富察家的公子哥能文能武,而嫁到富察家的公主,又一位比一位特殊。
慈禧朝服像椒房勋戚富察家,子弟疆场立战功
说起富察氏,很多人第一想起的就是那位与乾隆并称天字一号模范夫妻的富察孝贤纯皇后。的确,富察氏就是因家族中出了这样一位受皇帝宠幸的皇后才逐渐兴盛的。但富察氏一族的崛起还要早。富察皇后属于沙济富察氏,先祖曾是女真沙济城主檀都。在檀都孙辈时分成了几大房,其中第一房的始祖叫果臣噶哈善。这一房的地位在清朝入关前在富察氏家族中是最高的,其中努尔哈赤的继妃衮代和弟弟弟舒尔哈齐之侧福晋,都是第一房的后裔。所以,这一支是最先与最高统治者联姻的。而富察皇后并不是这一房的后裔,她的祖先属于第三房,名叫德云珠。
富察皇后朝服像后来,德云珠的儿子旺吉弩投降了努尔哈赤,因此被授予世管佐领。他的孙子哈锡屯因战功被封为一等男爵,并担任内大臣及内务府总管。此时,富察氏这一支才逐渐显露头角。哈锡屯的第一子米思翰,不仅继承了父亲的爵位,还得到了议*大臣的身份,并担任过户部尚书、内务府总管,成为康熙年间的重臣。这位米思翰不是别人,正是富察皇后的祖父。
米思翰有四个儿子,大儿子马思哈曾担任内大臣、都统;二儿子马齐,是家族中最争气的,不仅是大学士,还因功被封为二等伯爵;三儿子马武因功被封三等轻车都尉,并担任领侍卫内大臣。最小的儿子名叫李荣保,继承了父亲米思翰的爵位,并担任过察哈尔总管,但李荣保比起三个哥哥,可以说能力各方面都不及。幸运的是,李荣保有了好女儿,那就是富察皇后。女儿成为皇后,按惯例,李荣保不仅成为国杖,还同时被封为一等承恩公。可惜的是,他没有亲眼看到女儿成为皇后,因为当女儿成为皇后时,李荣保已经去世13年了。因此,李荣保是被追封为一等承恩公,可家族后代中也就享有了一等承恩公的爵位。
华盛顿史密森学会藏李荣保朝服像所以说,富察皇后能在雍正五年(年)被雍正指婚与当时的皇四子弘历为嫡福晋,与富察皇后的父亲李荣保没有多少关系,因为此时李荣保已经去世五年,并且生前也没有突出的建树。富察皇后当初之所以能嫁给皇四子。一是,富察氏家族在当时开始崛起;二是,富察皇后的伯父马齐在康熙与雍正时期都是朝廷重臣。后来,富察家族开始走向兴盛,则是皇四子弘历继承大统,作为嫡福晋的富察氏被立为皇后。乾隆与富察皇后感情甚笃,所以对富察家族的子弟自然格外的宠幸与信任。
乾隆朝服像富察皇后有九个兄弟(成年),其中我们最熟知的应该是九弟傅恒与侄子福康安。乾隆对小舅子傅恒极其信任,并予以重用。乾隆五年(年),傅恒还仅仅是一名宫廷的蓝翎侍卫,而仅过了三年,乾隆八年(年),傅恒却升任陕西巡抚,成为一代封疆大吏。其实,这是乾隆故意让这位小舅子出去历练历练,这样让其进入权力核心机构,才能让其他王公大臣认可。果然,两年后,乾隆十年(年),23岁的傅恒即进入*机处,成为权力核心的一员。大部分的科举士子在23岁还在科举之路上苦苦挣扎,而23岁的傅恒已经达到了他们究其一生都难以达到的高度。此时的傅恒能被姐夫乾隆重用,可以说主要是因为他的姐姐是皇后的缘故。因为,傅恒这时不论在*坛还是在*事上都还没有令人骄傲的功绩。
傅恒朝服像此后证明,乾隆没有看错这位小舅子,傅恒更没有辜负姐夫乾隆的厚望。乾隆十一年(年),川陕地区发生大小金川叛乱。朝廷派出平叛的大*却屡屡受挫,为此乾隆先后斩杀了当时的川陕总督张广泗和前去前线督战的大学士讷亲。就在此时,二十多岁的傅恒主动请缨前往前线。仅用两年的时间,在傅恒的亲自督战下,大小金川叛乱即被平定。
乾隆十四年(年),傅恒班师回朝后,乾隆封其一等忠勇公,赐四团龙补服,并为傅恒在东安门内建造府第。据《道咸以来朝野杂记》中记载,赐予一等忠勇公府第“面积之广,建筑之壮丽,当年为北京第宅之冠。”可见,乾隆赐予小舅子傅恒的第宅在当时的北京可是最为豪华的。之后,在乾隆十九年((年),傅恒率领大*仅用一年的时间平定准噶尔的叛乱。由于傅恒的爵位已经是一等忠勇公,既非觉罗,又非宗室的傅恒,此时的爵位无以复加。没想到,乾隆再次封他为一等忠勇公。因为再次封公,实属殊典旷恩。为此,傅恒力辞,认为上一次封为公爵已经是莫大的恩典。随后,乾隆帝命人将百名功臣画像陈列于紫光阁,并把傅恒放在第一位。
紫光阁傅恒朝服站立像然而,天不假命,乾隆三十四年(年),傅恒率*与缅甸作战时,在恶劣的环境中,不幸染上疾病。一年后,乾隆三十五年(年),傅恒班师回朝后,因病去世,年仅48岁。乾隆皇帝听闻,极度悲伤,亲自前往府中祭酒,这对富察家族来说是莫大的荣誉。乾隆破例以宗室镇国公的规格为傅恒办理丧礼,并谥号“文忠”。小舅子傅恒去世后,乾隆把注意力转移到了侄子的身上。傅恒有四子:福灵安、福隆安、福康安、福长安。乾隆对这四个侄子,四个名字,最熟悉不过了,因为这都是他的赐名。
士兵训练侄子做女婿亲上亲,加官进爵打破惯例
傅恒的四个儿子中,无疑,三子福康安是最有能力的。而二子福隆安阙让富察氏家族与爱新觉罗家族更加亲近。因为,他的妻子就是乾隆的第四女和硕和嘉公主。福隆安本是乾隆的侄子,现在又进一步成了乾隆的女婿,所以是亲上加亲。乾隆二十五(),十五岁的和嘉公主下嫁比她大一岁的表哥福隆安。然而,和嘉公主在乾隆的十位公主中非常的特殊。她一出生,手指之间就有蹼膜相连,并且手不能伸直,呈佛手状,所以民间又称她为“佛手公主”。可见,这位佛手公主的手与正常人手有很大的差别。
有人说,佛手公主出生时,因为手指相连的缘故,差点被父皇乾隆杀掉,后来被乾隆的母亲孝圣宪皇后救了。其实,这是无稽之谈。因为在康熙朝时,也有一位公主像和嘉公主一样,出生之时,手指中间也有蹼膜相连,因此被人称之为鹅掌公主。后来,这位鹅掌公主下嫁蒙古阿拉善旗贝勒阿宝。所以说,乾隆对佛手公主也不会大惊小怪,因为他的姑姑鹅掌公主也是如此,更不会因此就杀掉这位小公主。不仅如此,乾隆对这位佛手公主还极其地疼爱,并让其下嫁自己的侄子福隆安。
福隆安绘制的武将图和嘉公主的府邸就在北京景山东侧的马神庙。因为是乾隆的第四女,所以此府邸又被称之为四公主府。四公主府的东西两侧均有夹道,府墙的高度达到一丈二尺,厚度有五尺,东西宽四十丈,南北长六十丈。公主府的房子更是达到了三百多间。如果乾隆不喜欢,难道能让和嘉公主下嫁侄子,并且还赐予如此大的公主府邸。佛手公主在公主府邸与丈夫福隆安度过了七个春秋后去世,年仅22岁。乾隆三十二年(),和嘉公主去世后,乾隆在通惠河边为其建造公主坟,后成为公主的家族墓地。在老北京城的东面有七座公主坟,其中以“东便门外公主坟”规模与知名度最大。而东便门外的两座公主坟,一座是康熙第九女固伦温宪公主的墓地,另一位就是通惠河边上的这座“佛手公主坟”。佛手公主坟也是如今发现的规制最高的公主园寝,甚至一些规制超过了妃子园寝与亲王园寝。如果乾隆不喜欢这位佛手公主,也不会为其建造如此高规制的园寝。
佛手公主佛手公主为丈夫福隆安生育了两个儿子,分别被父皇乾隆赐名丰绅济伦、丰绅果尔敏。佛手公主死后十七年,丈夫福隆安于乾隆四十九年(年)去世,夫妻俩终于在另一个世界相聚。他们的儿子丰绅济伦承袭一等忠勇公爵位,所以四公主府被收回,后代入住一等忠勇公宅第。福隆安虽尚和嘉公主,成为乾隆的女婿,袭封一等忠勇公,并挂像紫光阁,但凭能力在四兄弟中并不是最强的。而他的三弟福康安凭借自己的能力让富察家族达到了巅峰。福康安比父亲傅恒的人生更加辉煌。乾隆三十二年(年),13岁的富康安只是一个三等侍卫。仅仅过了四年,乾隆三十六年(年),福康安却被授户部右侍郎、镶蓝旗蒙古副都统。
福康安朝服像时隔二十五年,乾隆三十六年(年),大小金川再次叛乱。二十五年前,傅恒率*剿灭大小金川叛乱,二十五年后,这次轮到儿子福康安披甲上阵了。只有十七八岁的福康安虽不能担任主帅,却能在作战中,运筹帷幄,勇猛杀敌,屡立奇功,并得到乾隆的数次褒奖。整整用了五年的时间,大小金川才得以平定。福康安班师回朝,乾隆封其为三等嘉勇男,在紫光阁绘像,并赐紫禁城骑马的殊荣。
从乾隆四十二年(年)到乾隆四十八年(年),福康安相继担任吉林将*、盛京将*、云贵总督,四川总督兼署成都将*等边防要职。乾隆四十九(年)年,福康安率*平叛甘肃起义*,并俘获其首领。福康安因功晋封为嘉勇侯。三年后的乾隆五十二年,福康安再次被命为将*,率兵镇压台湾林爽文起义,并俘首领林爽文。这次,福康安凭战功被晋升一等嘉勇公。对于福康安来说,一等嘉勇公的爵位已经是至高无上了,毕竟当初父亲也只是一等忠勇公。然而,令他想不到的是,他的爵位远不止此。
平定台湾战图册之清音阁凯宴将士五年后,乾隆五十七年(年),福康安率*抗击进攻西藏的廓尔喀*。大获全胜之后,福康安被列首功,授为武英殿大学士,加封忠锐嘉勇公。乾隆六十年(),福康安再次挂帅平叛南方起义*。因战功,隆帝破格封福康安为贝子,使他成为第一个宗室之外,活着被封为如此显爵的人。也就在这次战争中,福康安与和珅的弟弟何琳相继病死在行*之中。乾隆听闻噩耗,极度悲痛,居然再次破例追封福康安为嘉勇郡王,并配享太庙。福康安虽然功劳甚大,但在外人看来不论怎样也不能被晋爵为只有宗室才能享有的贝子与郡王爵位。但乾隆对福康安的宠幸已经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他认为追封福康安为郡王爵位并不为过。这也让后人怀疑乾隆皇帝与福康安之间的微妙关系,有人甚至说两人为父子关系,当然这纯属无稽之谈。
谦谦君子温如玉,爷俩先后做额驸
傅恒因战功被封忠勇公,儿子福康安同样因战功,被封为只有宗室才能获封的贝子与郡王爵位。因为儿子被追封为郡王,通过推恩,父亲傅恒也被追封为郡王爵位,自然是父凭子贵。后来,富察家族的子弟因血战沙场,屡立战功被封爵。傅恒四哥傅文的儿子明瑞在乾隆三十二年(年)因征缅有功,被封一等诚嘉毅勇公。傅恒大哥广成的儿子明亮因战功被封为三等侯爵。傅恒二哥傅清,也因战功殉职被追封为一等伯爵。
富察明亮甲胄像由于富察家族的子弟很多以策马疆场,血战沙场,建功立业,从而加官进爵,所以在很多人眼里他们甚至他们的后代都是一种武将的形象。其实不然,在富察家族的后代中也出现了文质彬彬、温润如玉、堂堂正正的谦谦君子。这位富察家的公子哥就是傅恒四哥傅文这一支的。傅文有两子,一位是承袭一等承恩公的奎林,一位就是上面所说的因征缅有功,被封一等诚嘉毅勇公的明瑞。明瑞因在征缅中被缅*包围,力战后自缢而死,但死后并没有子嗣,所以就过继了哥哥奎林的一个儿子惠伦。因此,惠伦也就承袭了一等诚嘉毅勇公的爵位,后来,惠伦的儿子博启图同样承袭了父辈的一等诚嘉毅勇公的爵位。博启图有四个儿子:景庆、景丰、景善、景寿。
四兄弟中景寿最为出名。因为在道光二十四年(年),道光皇帝把自己的第六女寿恩固伦公主指婚给比公主大一岁,当时只有十五岁的景寿。第二年,寿恩固伦公主与景寿喜结连理。景寿也一跃成为了固伦额驸,在待遇上可与贝子同等,虽然他也承袭了祖上的一等诚嘉毅勇公的爵位。寿恩公主下嫁之后,父皇道光曾多次去公主府邸看望女儿与女婿。道光之所把儿女嫁给景寿,并不是期望女婿景寿将来在*治或*事上有什么大的建树,而是看重了女婿的涵养与人品。
道光皇帝朝服像景寿后来的表现也确实印证了道光皇帝的期许。咸丰继承大统后,对于姐夫景寿非常的信任与器重。但他也知道这个姐夫人品虽好,能力却不足。所以,景寿虽然在咸丰朝担任高官,但由于自己的*治能力不足,也没有什么大的建树。只不过在咸丰驾崩前,让这位姐夫成为了顾命八大臣之一,而实际大权则掌握在肃顺的手里,景寿根本说不上话。因此,顾命八大臣被慈禧与恭亲王战败后,景寿因自己的人品,不仅捡回条命,还再次走上*坛。
诚嘉毅勇公富察·景寿景寿的人品与涵养一直为外人所敬佩。他一生行得正、坐得端,不断自我修养。说他是一位堂堂正正的君子并不为过。因为,他几次担任全国最大的税官崇文门监督时,却从来没有中饱私囊,一块银子也没往家拿。这在其他历任崇文门监督中是绝无仅有的。翁同龢曾说景寿,四五次担任崇文门监督,家里还是相当简朴。而对自己的修养是,虽身为固伦额驸与一等诚嘉毅勇公,景寿却从未打骂过下人。一位仆人服侍了他十几年,在这十几年里,景寿只和这位仆人说过一句话。除了上班,景寿终日端坐,一动不动,时常自我深思。当时,人都称他为奇人,有异相,但他从来不会为此多说一句。像景寿这样的额驸在清朝可以说凤毛麟角。道光皇帝当年把自己的六公主下嫁景寿,可以说是非常欣赏这位女婿的人品修养。
寿安固伦公主与寿恩固伦公主咸丰九年(年),寿恩固伦公主在与丈夫景寿一起生活了十四年后薨逝,年仅二十九岁。景寿一直活到光绪十五年(年)去世,享年70岁。不得不说,这与景寿喜欢清静,自身不断的修养,生活上一丝不苟,有着一定的关系。景寿有四子,其中老大志端尚荣寿固伦公主。
高官厚禄难再续,荣华富贵如云烟
同治五年(年)九月,慈禧太后将荣寿公主指婚给景寿之子志端。四年后,同治九年(年),13岁的荣寿公主下嫁17岁的志端。不幸的是,小两口仅相处一年,额驸志端就因咳血而死,年仅十八岁。从此,十四岁的荣寿公主就过着寡居的生活。
慈禧太后与外国公使夫人荣寿公主原应是郡主,因为她是恭亲王的女儿。而在咸丰十一年,因恭亲王帮助扳倒了咸丰的顾命八大臣,慈禧太后为拉拢恭亲王,于是将他的女儿特旨封为固伦公主。五年后,同治四年(年),恭亲王坚决要求辞去女儿固伦的封号。清朝曾规定,皇后的女儿才能被封为固伦公主,嫔妃的女儿一般封为和硕公主。而亲王的女儿一般封为郡主,但具体情形还是要按照统治者本人的意愿。所以,亲王之女原本是郡主的也有在个别情况下被连升两级而封为固伦公主的。然而,慈禧还是答应了恭亲王的请求,并去掉固伦封号,诏改荣寿公主。当荣寿公主的额驸志端死后,十四岁的公主就经常出入宫禁与同样寡居的慈禧做伴。光绪七年(年),在宫中陪伴慈禧十多年,已经27岁的荣寿公主再次被封为荣寿固伦公主,并赐乘*轿。光绪二十年(年),荣寿固伦公主被赏食公主双俸。
恭亲王荣寿固伦公主虽是富察家的儿媳,但有自己的公主府邸。最初是在南兵马司街与公公景寿的宅第相近。光绪初年,荣寿固伦公主又搬到了宽街南侧。光绪二十六年(年),荣寿固伦公主想在北墙开一个后门。于是,她向一位人称薛半仙的人请教。薛半仙对其说道:“此墙一开,家破人亡,此墙不开,一个也跑不掉,还是您自己拿主意。”最终,荣寿固伦公主还是让人在此墙开了一后门。果然,在同一年,八国联*打进京城,公主府的人都从这个门逃了出去,之后公主府也确实面临着家破人亡的境地。
荣寿固伦公主府房子由于,荣寿公主下嫁时才13岁,一年后,额驸志端就去世了,所以夫妻并没有子嗣。于是,荣寿固伦公主就过继了丈夫弟弟家的孩子麟光。然而,过继子麟光却只知道挥霍钱财,甚至将公主的朝服朝帽都拿去典当了。年,溥仪被赶出皇宫,太妃们曾搬到公主府邸居住,但因为难以忍受公主府中嘈杂的打牌声与汽车喇叭声,最终搬了出去。就在同一年,已经七十一岁,平时从不过问钱财的荣寿固伦公主却发现家里的银库空空如也。虽然,荣寿固伦公主气愤不已,但也拿自己的继子麟光没办法,一个月后,公主在遗憾中走完了自己七十一年的人生。几年后,那位挥霍无度的继子麟光也在债主的追讨中病逝,年仅三十三岁。麟光的儿子们面对纷纷前来讨债的债主们,不得不逃离公主府。果然如当年薛半仙所预料的,开则家破人亡,不开一个也跑不掉。
荣寿固伦公主(老者)富察家族的子弟中有血战沙场,奋勇杀敌的武将,同样也有堂堂正正、温润如玉的谦谦君子。富察家族的子弟与皇族联姻,使他们与皇族休戚与共,难分难离,所以他们的荣华富贵与清朝的命运相伴始终。曾经在清朝延续二个多世纪的富察八大世家,也随着清朝的结束,开始走向四分五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