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人讲吃、懂吃、会吃,人人都是美食家。晚清诗人崔旭的《津门百咏》有诗赞云:“烹调最说天津好”,天津的美味佳肴美多达一千余种。然而在天津人的食谱里,有一道最为普通、最为简朴、也是最具地方特色的大众美食——贴饽饽熬小鱼。这道传统美食属于家常便饭,物美价廉,贫富共赏,虽名不见经传,却有口皆碑。它代表着舌尖上地道的天津风味,蕴含着津沽源远流长的饮食文化,展现着天津人豪爽、纯朴的性格风貌,吸引着来自五湖四海的中外食客,也寄托着浪迹天涯天津游子的浓浓乡愁。
天津方言中有一句歇后语:“贴饽饽熬小鱼——一锅收(熟)”,道出了这道美食最大的特点就是饭菜同焼,一起出锅。贴饽饽熬小鱼所需食材极为普通,方法也不复杂,但做法却有独到之处。制作这道美食必须用柴灶、铁锅,关键在于掌握火候。要选取鲜活的小杂鱼“麦穗儿”、“蒿根儿”、“肉滚儿”,或单选白鳞小鲫鱼,去除内脏洗净,沾面粉炸至金*色,码在锅底,加葱、姜、蒜、八角,倒入用面酱、腐乳、酱油、老醋、料酒、盐和水调制的料汁没过小鱼。再用新磨的玉米面掺*豆面加水和匀,用双手拍成一个一个长园形的饼子贴在四周,状如众星捧月。盖上锅盖,先用大火烧开汤汁,然后徐徐添柴,文火慢焼,约焼一刻钟的时间,靠尽汤汁,使鱼入味,饽结嘎——好了,揭锅!顿时热气蒸腾、香味四溢,引人垂涎。锅内小鱼色泽亮丽,肉嫩刺软,味道鲜美,饽饽颜色焦*,面暄嘎脆,口感香甜。饽饽就鱼,咸香可口,有滋有味,令人食欲大增,欲罢不能,直吃得饱嗝连连,熨熨贴贴。
天津贴饽饽熬小鱼的历史悠久,民间流传着许多传说。早先渔家吃鱼不加收拾、不放佐料,活鱼囫囵下锅、清水炖煮,仅放一点点盐调味,鲜则鲜矣,滋味欠佳。三岔河口有一渔家,兄妹二人与老父亲相依为命。一天父子二人外出,留下姑娘在渔船上做饭。忽然间天昏地暗,乌云翻滚,有一大水怪从水中腾起,兴风作浪,渔船摇摇欲坠。惊恐中姑娘想起人们常说水怪最怕水中的赃物,于是她机敏地将准备烹煮的小鱼挤出肠子和内脏,集中起来泼向水怪,猝不及防的水怪被迷住双眼,仓皇而退,不知去向。待到风平浪静,姑娘发现,慌乱中碰倒酱罐,罐内的面酱流进锅里,与煮沸的汤水融在一起,倒掉可惜。姑娘灵机一动,干脆将挤净内脏的鱼放进汤里,将和好的玉米面拍成薄饼贴在锅边,一起烧煮。等到父亲和哥哥回来,揭开锅盖,香味扑鼻,连声惊呼:“好饭、好饭!”,饱餐一顿。从此这种做法流传开来,形成了最受欢迎的美食。
民间传说中贴饽饽熬小鱼有一个美妙的名称叫“佛手千眼鱼”,传说乾隆年间,南运河小稍口有一李姓父女,以摆茶摊为生。一天一位客商来此喝茶,气度不凡。客商一边品茶,一边与李老汉聊天,聊得很是投机。不知不觉已是晌午时分,客商起身告辞,热情好客的李老汉执意挽留用餐。时间不长,女儿端上热气腾腾的贴饽饽熬小鱼,客商品尝,齿颊留香,大快朵颐,赞叹不已。询问老汉:“此饭何名?”老汉答道:“便饭而已。”客商闻言,脱口而出:“朕就赐之‘佛手千眼鱼’吧!”原来乾隆皇帝乘船南巡,在天津停泊,微服登岸,不经意说漏身份,老汉父女又惊又喜,急忙跪拜谢恩。贴饽饽熬小鱼自此名声大振,不仅被千家万户平民百姓视为美味佳肴,也成为各个饭庄酒店的一道特色菜品。
据说慈禧太后与贴饽饽熬小鱼还有一段渊源。光绪年间,天津京剧名优孙菊仙进宫出任“内廷供奉”,深得慈禧的赏识。一次闲来无事,慈禧问孙菊仙:“天津家常饭如何?”孙答道“天津人爱吃饽饽、熬鱼、嘎巴菜。”慈禧问“味道如何?”孙答:“此三物为一食、一菜、一汤,饽饽为食,熬鱼为菜,嘎巴菜乃早点,味道极佳”。吃腻了山珍海味的慈禧听罢,馋涎欲滴,立即降旨,让御膳房制作。御膳房不得其法,赶紧派人带上银子登门拜访孙菊仙,孙将制作方法一一作了介绍,御厨如法烹制,这道平民美食竟然登堂入室进了宫廷。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其实,贴饽饽熬小鱼的由来得益于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和社会环境。天津地处九河下梢,“众流汇聚、三汊深邃”,沟渠纵横、池塘广布,盛产鱼虾,水产资源十分丰富。天津早先的渔民或驾船捕捞,或傍河结网,以此果腹充饥,或卖些银两维持生计,不仅促成鱼市的繁荣,还发明了独特的烹调方法,他们应当是贴饽饽熬小鱼的首创者。及至天津开埠以来,槽运兴旺,人口激增,城乡百姓盖房造屋,炕头均垒有柴灶锅台,用以生火取暖,烧柴做饭。渔家“一锅出”的烹调方法,渐渐为岸上人家广泛采纳,而且历经改良,越做越精致。由于北方农村盛产玉米,玉米面也是天津百姓的主食。在漫长的生活实践中,聪明的天津人发现玉米面饽饽加小鱼佐餐,既味美又营养,实乃绝配!这道大众美食口碑相传,伴随着历代天津人经历了世纪的风云和时代的变迁,成为天津地方风味的经典标志。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物质生活的极大丰富,正宗的贴饽饽熬小鱼与我们渐行渐远,以致市内酒店餐厅难觅其踪迹。倒是蓟州的农家院还有特为游客准备的这道佳肴。时值阳春三月,正是莺飞草长,河鲜丰美的季节。思念家乡美味的天津游子,留恋舌尖上美好记忆的老一辈居民,崇尚绿色环保饮食的时尚人群,以及准备尽地主之谊宴请远方客人的热情主人,何不借此天时地利之便,利用现代的灶具厨具,自己动手烹制一次传统的贴饽饽熬小鱼,这应当也是蛮有情趣的事情呢!